品牌車企為何銷量降盈利增
品牌車企為何銷量降盈利增
近日,全球各大主流車企陸續發布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局勢動蕩造成的供應鏈受阻影響,多家車企一季度銷量出現明顯下滑,但盈利大增。
即使是有品牌車企“三駕馬車”之稱的奔馳、寶馬、奧迪(BBA)也難逃銷量下滑趨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奔馳、寶馬、奧迪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分別同比下滑10%、7.3%和16.8%。不過,BBA銷量雖不及預期,但吸金能力繼續保持強勁,在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方面全線飄紅。據統計,3家車企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16.3%、1.52%。其中,奧迪凈利潤達到34.68億歐元,同比大漲147%,交出了史上最佳的凈利潤成績單。
為何BBA銷量明顯下滑,卻還能賺得盆滿缽滿?原因各不相同。
于奔馳而言,堅持推行降本增效、利潤更高的高端車型銷量明顯增長,是其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雙增的主要原因。而寶馬業績增長則離不開中國市場推動。自今年2月份寶馬集團對華晨寶馬的持股增至75%后,華晨寶馬的財務報表全面并入寶馬集團,其一季度對集團貢獻的營業收入則直接推動了寶馬集團業績的增長。與寶馬情況相似,奧迪也因為賓利汽車的并入使得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增。此外,3家車企旗下電動產品銷量的顯著提升也對業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眾車企銷量均呈現下滑狀態的情況下,特斯拉憑借交付量同比增長68%,總營收增長81%,凈利潤則勁增658%的搶眼數據脫穎而出。其業績的穩步增長,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景氣仍在持續。
目前,各家車企越來越重視向電動化轉型,紛紛表示電動化將是未來研發投入的重點方向。福特、現代等車企在財報中表明了公司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和進展。福特汽車稱,為加快電動化轉型,公司計劃將燃油車業務和電動車業務分拆,各自獨立運營。如果按計劃進展,截至2023年年底,福特的電動汽車產量將達到至少60萬輛。
由此可見,各大品牌車企向電動化轉型的主線戰略絲毫沒有改變,相反均在抓緊時間通過各類方式加速電動化進程,以搶占市場先機。想要實現銷量、凈利潤及營業收入的提升,對于這些車企來說,仍意味著挑戰。
劉 暢
劉 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