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進船舶污染防治 保護“全球最美河流”
中新社南寧5月10日電 (記者 黃艷梅)廣西海事局副局長宋國鋒10日介紹,廣西全面推動漓江水域、西江流域和北部灣海域船舶污染防治攻堅,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桂林漓江、柳州“百里柳江”、南寧邕江市區段船舶水污染物均實現“零排放”。
廣西官方當日召開保護漓江水域安全防治船舶污染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宋國鋒在會上介紹,2021年,桂林漓江實現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污染事故“雙零”,桂林市在全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中位居前三。
漓江發源于中國“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是珠江水系重要水源涵養地,被譽為全球最美河流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正是這片山水之“魂”。
船舶是桂林漓江水域能源消耗的大戶,隨著中國“雙碳”政策推出,實現高效節能、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桂林漓江航運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在開展船舶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的同時,廣西海事局積極推進漓江航運綠色低碳發展。
目前,桂林漓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三年專項行動正在推進,已初步構建漓江污染監視監控網絡,實現漓江溢油污染的實時監視。漓江風景名勝區港口與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設施建設和廣西海事局桂林漓江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建設工程列入桂林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
廣西海事局強化船舶尾氣排放監測,加快推進電能、氫能、天然氣、甲醇等新能源、新技術在漓江船舶的應用。目前,一批純電動直翼推進器驅動的新型船舶在桂林兩江四湖景區投入使用、廣西首艘五星級新能源豪華游輪“桂林旅游號”在漓江投入營運。2021年廣西海事局開工建造了中國海事系統第一艘20米級純電動鋼質巡邏船,完工后將在漓江巡航執法。
廣西與東盟陸海相連,廣西北部灣港是中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門戶。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廣西航運經濟快速發展。2021年,廣西港口貨物吞吐量5.57億噸,同比增長18.64%,進出港船舶263萬艘次,同比增長19%,貨物吞吐量、船舶流量均呈快速增長趨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