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措施影響交通物流、農民務農?回應來了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 袁秀月)近期,全國多地疫情持續散發多發,疫情防控仍處于關鍵緊要時期。如何應對受疫情防控影響的物流及農民務農問題?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公眾關切的問題進行解答。
上海疫情社區傳播風險仍較高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近一段時間,全國疫情形勢呈現逐漸企穩態勢,但地區之間交叉輸入影響明顯,各地動態清零的任務十分艱巨。
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福建、遼寧等省疫情總體趨于平穩。吉林省吉林市疫情持續好轉,處于下降趨勢,長春市疫情呈現下降態勢,近日新增感染者均為集中隔離發現,但由于感染基數大,社區風險未完全排除,需持續強化疫情防控措施,鞏固防控成果。
上海市近日疫情仍處于高位,社區傳播風險仍然較高,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仍十分艱巨緊迫。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嚴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大流行繼續構成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并強調了維持公共衛生和社會措施的重要性。
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層層壓實責任,推動檢測、轉運、收治各環節緊密銜接,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要切實保障好就醫用藥、食品供應,及時回應和解決群眾迫切需求。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特別是加快推進老年人接種。
動態清零不追求零感染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動態清零與零感染有著本質的區別。
動態清零是指對于發生的新冠疫情,發現一起、消滅一起,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發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傳播擴散其他區域。
動態清零不追求零感染,但要實現消滅一起疫情,又要求在疫情發生地及時阻斷傳播,沒有新的感染發生。換句話說,不要求全國在某個時刻無新冠感染,但對于每一起發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較短時間內將其控制。
吳尊友表示,疫情發現得越早,疫情規模越小,就越容易做到動態清零。在沒有本地的持續傳播新冠疫情、且本地新冠疫情主要來自境外傳入的情況下,動態清零策略是最佳選擇。
全國23省份已建立通行證制度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表示,由于各地疫情防控影響到交通通行,出現了車流滯留、物流不暢等問題。
經過梳理,發現問題主要體現在幾方面:一是“層層加碼”的問題比較突出。貨車通行依然困難。有的地區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貨車采取一律勸返“一刀切”的管控措施。
二是防疫檢查點設置不合理,公路出入口擁堵比較明顯,個別地區在高速公路主線或服務區違規設置防疫檢查點。
三是部分高速公路主動脈終端,交通物流末端不暢,主要是一些地方擅自關閉高速公路的收費站和服務區。此外,還有一些樞紐集疏運不暢,郵政快遞服務受阻,從業人員負擔加重等問題。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抓好十方面的工作,包括建立集中統一指揮分工分級負責的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建立集中統一指揮分工分級負責的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加快推廣使用全國統一互認的通行證;加快籌備設置和用好物流中轉場地;以上海及長三角等地區為重點,切實解決重點地區的物流供應鏈突出的問題,等等。
吳春耕還介紹,截至4月17日,全國23個省份已按要求建立通行證制度,10個省份31個應急物資中轉站陸續啟用,上海港集卡通行證穩步實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明顯改善。
封控措施影響農民下田,如何解決?
農業農村部合作經濟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表示,全國“菜籃子”產品的生產總量是有保障的,目前在田蔬菜面積7384萬畝,4月上旬產量達到了1930萬噸,相當于可提供每人每天2.7斤菜。一季度肉蛋奶產量同比也分別增長了8.8%,2.5%和8.3%,水產品供應平穩,從量上來看是完全可以滿足廣大群眾消費需求的。
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和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影響,給農民下田、農資下擺、農機上路和外出農民返鄉務農造成影響。針對此,農業農村部要求嚴格落實差異化防控措施。原則上以村(屯)為單位劃分封控、管控、防范區域,分類落實精準防控,嚴防“一刀切”“簡單化”和“層層加碼”,嚴禁擅自設卡攔截、隨意斷路封村。
同時安全有序組織需要返鄉務農的農民回鄉開展農業生產。在落實精準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組織有返鄉意愿的農民盡早返回,在外地包地種糧的農民盡快返回包地的地區,投入春耕生產。
此外,保障農機正常作業秩序和農資及時到位。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得隨意限制農機調運和下田作業。發生疫情的地區要以村(屯)為單位抓緊組織摸清春耕機具及零配件、農機手需求,逐個地塊對接服務主體、適宜機具和作業機手,不得限制符合條件的農機手下田作業。
“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如何緩解?
針對部分地區在“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配送問題,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國家郵政局已經安排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包括根據地方政府實際需求,配合做好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運輸和配送;參加志愿服務;鼓勵使用新技術、新工具,乃至創造新業態等。
邊作棟介紹,截止到4月18日,上海市郵政快遞企業日均參與保供的車輛已經有1200余輛,參與人員約有3000余人,累計運送的生活物資已經達到6000多噸。
上海市已經累計有超過4000名快遞小哥投身社區志愿服務,在一線服務中發揚“小蜜蜂”精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