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關工作人員:洋山口岸從未中斷,一直會暢通下去
按時出運的集裝箱,代表的不僅僅是穩定的口岸吞吐,更代表著信心,我想告訴外界——
洋山口岸從未中斷,一直會暢通下去
王衛鋒
從3月9日起,上海海關就在浦東機場、外港、洋山等重點隸屬海關實行“AB班”工作制,全力確保口岸安全暢通。拿我們洋山海關查驗四科來說,全科滿編22人,分成A、B兩班。但由于不少關員被封控或隔離,實際到崗大多只能滿足“1+3”最基本配置,即一人派單,三人查驗。
3月28日凌晨5時開始,浦東區域全域封控。我們查驗四科只剩4人,大家義無反顧,挑起洋山口岸普貨查驗重任。我只能說,兄弟們太給力了。
等待我們的,是驚人的工作量。關領導給我們下了“死命令”,千方百計保出口,絕不能因查驗問題而落掉一箱。我們科負責查驗的關員有17人,正常情況下,需要陪同查驗的報關員20名,港區再配備60名掏箱工人。但眼下非常時期,查驗關員僅4人,陪同報關員為零,掏箱工人也縮減了至少三分之二。
4月1日,因防疫原因,整個上午,查驗作業暫停,我們只能干著急。待中午港區通知我們能作業時,大伙只扒了幾口飯,便穿上防護服等七件套,火速沖向一線。然而,在僅配置有8名掏箱工人的情況下,至傍晚,我們只做了12個箱子,不及當日查驗量的17%。進度極慢的原因之一,在于掏箱工人緊缺,來增援的都是新手,掏箱沒掏到位,命中品名的貨物找不到,查驗便無從進行。
我們知道,對外貿企業而言,落掉一個箱子,就意味著落掉一批訂單,意味著一個廠可能一個月發不出工資。再苦再難,也要捍衛箱子的登船節點。沒有退路,我們給自己下了“死命令”:對于第二天要開船的貨物實施夜間突擊查驗,再晚也要“日清”!
夜間突擊查驗是從4月1日晚9時11分開始的,洋山海關關領導動員了查驗一、二、三科以及物控四科增援,再加上深水港物流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到晚上11時27分,共查驗26票31個箱子。這樣的突擊戰,從4月1日到4月4日0時17分,我們用連續三個深夜的查驗,清理了此前所有淤積的單子。也就是說,除了貨主明確表示貨物因陸上物流耽擱已無法進入港區裝船,以及那些船期已變更的貨物外,我們沒有落掉一個箱子。
這背后,是我們與兄弟海關、上港集團相關部門,以及報關行、貨代的協同作戰。這幾天,我成了信息樞紐——上海海運出口95%都在浦江海關報關,連日來,浦江海關綜合業務三科與我們密切聯系,幫助我們提前掌握要從洋山出口的貨量。上海海關監管處、上海海關風控分局、洋山海關物控一科和技術檢查科等則提前告知我們貨物的命中查驗量,支持我們在查驗時盡可能使用非侵入式查驗高科技手段。經過與港區反復論證調整,一個“三段式”方案在非常時期走通了保暢之路——每天從清晨開始,由港區工人掏箱作業,找到需要查驗的出口貨物;下午,掏箱工人撤退,海關關員進場查驗;在所有查驗完畢后,約從每晚24時開始,由查驗關員與港區積極對接,港區提供箱號,關員則進行梳理,詳列第二天需要查驗的貨物單號、掏箱區域、命中查驗品名等,于翌日一早告知港區,請港區組織工人掏箱,由此循環,實現效率最高。
現在,“至暗時刻”已過。連日來,我感動于科里兄弟們的無條件付出,更感動于上海海關一盤棋,不分隸屬海關、職能部門,全力協調各類資源,全力以赴確保口岸安全暢通。我想告訴外界、告訴企業,即便3月28日起浦東開啟全域封控,但洋山口岸從未中斷,而且一直會暢通下去。那一個個按時出運的集裝箱,代表的不僅僅是穩定的口岸吞吐,更代表著信心。只要口岸外貿不停,國家的經濟和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能穩住。
講述時間:2022.4.5本報記者 李曄 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