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徐旭東委員:十年履職與“水”共行
【解說】翻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履職十年來的兩會提案,大多離不開一個“水”字。在他看來,關注水生態、守護好長江母親河,既是工作需要,更是自己的職責使命所在。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徐旭東
水太重要了,你像自古以來人類生活,主要是圍繞河流對不對,你得在有水的地方對不對,我們用水,你要在長江流域的話,直接間接的都是從江里來的,它干流到支流到湖泊,哪怕地下水,直接間接都是來自長江黃河,都是來自這些主要水系,對我們人類生活那是至關重要。
【解說】早在2015年,徐旭東便提出對長江水系實施整體生態保護戰略的提案,制止酷漁濫捕和大規模采砂行為。讓他尤感痛心的是,長江特有的哺乳類動物、長江生態健康的指示物種江豚數量連年銳減。從那時起,徐旭東單獨或聯合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多次提交關于重視長江江豚保護的提案。直到2021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長江江豚等65種動物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讓徐旭東對長江江豚保護的前景感到樂觀。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徐旭東
你評價一個水體水質到底好不好,你里面一定要有生物因子,你說水好,這個魚啊草啊,魚翔淺底,你不可能一個水體里又沒草又沒魚,你說這個東西生態,水再干凈,生態系統它是不健全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這個水環境好不好,你的評價一定要有生物因子。
【解說】近年來,長江江段頻現江豚身影。徐旭東認為,江豚的頻繁出現,一方面是長江生態系統開始恢復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說明長江“十年禁漁”和《長江保護法》的實施效果初步顯現。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徐旭東
因為圍繞江豚的保護,不是僅僅保護江豚本身,你要保護江豚,你得恢復魚類的數量,魚類的種群,對不對,你要恢復魚類的種群,你得恢復那些水草,恢復底棲動物,恢復水質,恢復那些水文條件,是不是,所以實際上以這個為抓手,它的本質是要長江生態系統全面的恢復。
【解說】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徐旭東將目光投向藍藻水華及城中湖治理上。徐旭東認為對長江流域水系的治理任重道遠,加強基礎研究方能提高水生態治理成效。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這是徐旭東對十年后長江流域水系的期許。徐旭東說,他將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持續為“水”發聲。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徐旭東
經過10年禁漁就是10年,相當于像鰱鳙魚都已經,經過兩到三個繁殖周期了,應當長江的魚類群體應當有一個比較顯著的恢復,而且一些棲息地的保護和修復,它還有一些濕地的保護,水生植物植被也應當得到比較大程度地恢復。
記者 鄒浩 湖北武漢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