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乘著“冬”風 冰雪經濟持續火熱
央視網消息:北京冬奧會各項賽事正在火熱進行中。在冬奧會助推下,參與冰雪運動在中國已經成為冬季新時尚,冰雪經濟更是由此火熱“出圈”。業內人士指出,預計未來,冬奧效應還將持續釋放,給中國冰雪運動的普及以及冰雪經濟的發展帶來長期的利好。
數據顯示,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截至2021年10月,中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實現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春節假期,北京滑雪場的票量均超過了疫情前2019年春節同期票量的2倍多,在上海、重慶等南方城市,各類室內冰雪場館也不斷涌現。
滑雪旅游“國字號”帶動更多游客“上冰雪”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首批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單,北京延慶海陀、河北崇禮等12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入選。滑雪旅游“國字號”通過打造高水平的滑雪運動設施和高品質的旅游度假服務,帶動更多游客“上冰雪”。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運動的普及為冰雪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1)》顯示,2015年至2020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從2700億元增長到6000億元。目前,以健身休閑、競賽表演、場館運營、裝備制造、冰雪旅游為主要內容的冰雪產業體系初具規模。
中國冰雪經濟新格局已經成型
有評論指出,東北、京津冀、新疆三足鼎立,西藏、青海為代表的青藏高原冰雪旅游觀光帶,四川、貴州、湖北為代表的中西部冰雪休閑帶“兩帶崛起”,東西南北一年四季全面開花的冰雪經濟新格局已經成型。
除了冰雪經濟加速發展,冬奧會成為中國高科技產品的“練兵場”,眾多“黑科技”試點亮相,進一步推動科技、新能源等領域的產業升級和產業化發展。
巴赫:北京冬奧“加速了奧運數字化轉型”
在冬奧智慧餐廳,機器人主廚可以實現24小時的點餐、制餐、出餐全流程自動化服務。冬奧村里,運動員公寓的床可以實現按摩、零壓力等多種模式;此外,“智能防疫”機器人、無人零售、數字人民幣支付等科技都在冬奧會得到應用。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北京冬奧“加速了奧運數字化轉型”。
“中國制造”體育裝備加速亮相國際舞臺
北京冬奧會賽場外,冬奧會帶動“中國制造”體育運動裝備,加快走上國際舞臺。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滑雪用品海外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過60%,國產滑雪頭盔海外銷售額同步上漲了15倍。2021年全球共有10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在速賣通上購買了中國雪具。
業內人士表示,相信隨著北京冬奧、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更多籌辦成果將為廣大民眾與主辦城市發展帶來更多長期收益,冬奧經濟效應還將持續釋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