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積石山震后重建情況如何?記者實地探訪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了6.2級地震。隨著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有序推進,2024年3月15日,積石山6.2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進入全面開工階段。現在積石山災后恢復重建情況怎么樣了?集中開工包括哪些項目?總臺記者重訪積石山縣,記錄那里的變化。
重返校園
6萬多名中小學生如期開學
2024年1月,記者來到積石山縣居集鎮的田家小學時,學生們已經放寒假了,學校搶抓寒假這個“窗口期”,樓體和教室內部正在進行集中的檢修和加固的工作。
田家小學的校長安永忠,同時還擔任五年級的數學老師,他帶記者參觀了維修加固后的教室。
安校長告訴記者,田家小學現在共六個年級189人,年前離校的學生都已經安全返校。因為天氣原因,學校的室外工程還沒進行,等天氣再暖和些,外墻的保溫、場地等修復就可以進行施工了。
2024年2月26日,積石山縣6萬多名中小學生如期開學,學生們已經安全回到寬敞明亮的教室正常上課。新學期新征程,期待著孩子們都快快樂樂,學有所成。
全面開工
探訪災區群眾“未來的家”
2023年12月18日,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共造成50317戶242765人受災。地震發生后,當地積極推進災后恢復重建相關工作。那目前受災群眾的房屋維修、重建,集中安置怎么樣了?總臺記者重訪積石山,探訪受災群眾“未來的家”。
記者到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集中安置點時,施工車輛正在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場地這些“三通一平”工作基本已經完成。
積石山縣共有13個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計劃安置總戶數10561戶。積石山縣住建局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建設項目負責人張順新告訴記者,13個安置間周邊都配套了養殖和種植的產業大棚,樓房安置點配套了一些商業區,群眾可以通過做小生意增加收入。在小區里還配套有黨建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建成后就像一個現代化的小鎮一樣。
3月15日,積石山6.2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全面開工,包括居民住房建設、村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積石山縣的災后重建項目共251項,計劃總投資135.22億元。
當地根據群眾的家庭現狀,分別提供了80、100、125和15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在相關配套方面,按照資源集約節約原則,同步規劃配套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小學、幼兒園、衛生服務站、老年人活動室、公共衛生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
在大河家鎮四堡子村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當地村民紛紛來到樣板房參觀自己“未來的家”。
大河家鎮大河村七社村民田黑麥家里有5口人,是三世同堂家庭。看了樣板房之后,他們選擇了150平方米的戶型,家里人居住的房間安排也已經有了初步規劃。再過幾天,田黑麥就將和妻子一起到外地打工。他告訴記者,黨中央、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人士都在關心幫助災區群眾,他們自己也要振作起來。
在災后恢復重建的項目產業方面,積石山縣預計實施農業農村領域項目14個,涉及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等內容。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方案編制、地形圖測繪、地勘評審、招投標等工作。大河家鎮陳家村“千頭肉牛”“萬只肉羊”良種繁育中心建設項目等正在做開工前期的準備工作。
眼下,積石山縣正在春耕備耕,當地也出臺了一攬子措施讓春耕有保障。考慮到老百姓養牲畜的問題,相關部門提出了“一戶一圈”的策略。針對年輕人謀發展的問題,相關部門提出了“一戶一店”的模式。
積石成山,就像積石山這個名字一樣,這里的群眾一直保持著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傳統。隨著天氣轉暖,春回積石山,期待這里一切都向陽生長,向陽花開。
(總臺記者 劉龍 劉湛 趙旭 宋自帥 楊青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