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發文規范預制菜發展 明確產品范圍 要求不添加防腐劑
本報北京3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 記者 李若一)記者今天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內容聚焦預制菜范圍、標準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4個方面,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范圍,對預制菜原輔料、預加工工藝、貯運銷售要求、食用方式、產品范圍等進行了界定。
《通知》指出,預制菜也稱預制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根據《通知》給出的定義,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不被納入預制菜范圍。僅經清洗、去皮、分切等簡單加工未經烹制的凈菜類食品,屬于食用農產品,不屬于預制菜。同時,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等主食類食品,不經加熱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涼拌菜也不屬于預制菜。
關于預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就《通知》內容答記者問時說,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更高期待。預制菜作為廣大消費者的“一日三餐”,消費者在追求快捷便利美味的同時,對預制菜使用防腐劑十分關注。預制菜雖經過工業化預制,但仍屬于菜肴范疇,消費者在菜肴烹制過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劑,規定預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劑更加符合消費者期待。
同時,兼顧產業實際,引領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食品添加劑“非必要不添加”“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逐步成為行業共識。預制菜通過冷凍、冷藏等貯存條件和殺菌后處理工藝,無使用防腐劑技術必要性。
此外,嚴守安全底線,符合預制菜風險管控要求。預制菜在生產、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對環境、溫度、濕度、光照等有較高要求,應當加強全鏈條食品安全風險管控,不同類別預制菜應嚴格符合相應的冷凍冷藏等條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目前,消費者普遍關注餐飲環節預制菜使用情況,期待餐飲商家公示預制菜使用情況。
對此,《通知》明確表示,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通知》還要求研究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統籌制定嚴謹、統一的覆蓋預制菜生產加工、冷藏冷凍和冷鏈物流等環節的標準,明確規范預制菜食品安全要求。研究制定預制菜質量標準。推動研制預制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加強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銜接。鼓勵依法制定包括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與規程等內容的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
關于下一步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的具體舉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將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立足市場監管崗位職責,強化預制菜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
一是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合理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督促企業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加強風險管控、嚴把原料關、嚴格食品添加劑使用,保障預制菜食品安全。
二是加強預制菜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食品原料、工藝等因素對預制菜實施分類許可,嚴格許可審查和現場核查,嚴把預制菜生產許可關口。
三是加強預制菜監督檢查。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點檢查預制菜生產經營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貯藏運輸等。組織開展預制菜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此外,《通知》就統籌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從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提升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水平、加快先進生產工藝裝備應用、積極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作出了相關要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