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丨不斷增強兩個“力”!中部6省加速崛起中
中部6省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增強中部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今年,中部6省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更大功夫,為中部地區加速崛起再添新引擎。
在山西太原,20萬噸電子銅箔一期項目投產,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份,小到手機平板、大到航天飛機都離不開這種材料。在江西上饒,總投資150億元的光伏超級工廠一期產線投產,切片、電池和組件實現全自動一體化生產。今年以來,中部地區一批先進制造業項目落地,折射出中部地區的動能之變、結構之變、質量之變。
江西省工信廳新興產業處二級調研員 郭銀華:堅持一個產業鏈一套政策,一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一套辦法,深化產業鏈對接協作,以產業鏈的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部地區由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省組成,資源要素豐富,市場潛力巨大。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中部地區考察調研,主持召開座談會,要求中部6省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乘勢而上,扎實工作,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
落實總書記要求,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速,正成為我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數據顯示,2023年,中部地區生產總值27.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定在全國的22%左右。創新驅動能力不斷增強,累計建成70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智能語音、軌道交通等優勢領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8個,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84家。
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王磊: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尤其是以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代表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更是成為中部地區崛起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突出特征。
創新引領優勢產業升級。中部地區整合資源、精準發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在湖南,湘江科學城、岳麓山實驗室正在加緊建設,今年,湖南緊盯35個領域需攻克的技術清單,力爭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賦能先進制造業。在安徽,這家重組后的高分子材料實驗室傳來好消息,他們的最新成果實現了產業化,現在,科研團隊正在解決電子元器件的散熱問題。今年,安徽要重組升級110家省屬重點實驗室,讓科研更符合本地的產業技術需求。同時,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智能成套裝備等領域,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項目。
安徽省科技廳創新基地建設處處長 鐘海斌:產學研融通,加強資源整合,促進強強聯合,提升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更多的動能。
創新引領新興產業壯大。中部地區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在武漢,華中地區最大的智算中心投入使用,和超算中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一道,夯實算力資源。今年,湖北將在算力與大數據領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主體壯大、應用場景推廣等投入,助力產業規模再升級。在鄭州,這個依托人工智能研發的智能農事問答平臺,集納了300多萬條農業知識,預計3月底上線,將成為廣大農戶的虛擬專家助手。今年,河南把人工智能作為重要增長點,在制造業、醫療、教育、文旅等領域打造一批示范場景。
河南省工信廳數字化與未來產業處處長 李洋:一方面與國內知名的通用大模型來建立合作,為經濟社會的重點領域來賦能,同時在本土積極培育頭部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一批初創企業,打造一個完善的產業生態。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要達到1000億元。
如今,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版圖上,中部地區正加速崛起,為中國經濟注入澎湃動力。面向未來,中部6省活力涌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