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回應:因地制宜 整合多方資源 多元主體參與
“建設與發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是改善當前文化發展現狀、拓展文化發展方式、提升文化發展質量的重要手段?!比珖舜蟠怼V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李燕鋒表示,針對鄉村基層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滯后的情況,需要多方整合資源、多種措施并舉、多元主體參與。
一是鼓勵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建設文化空間,通過資源整合、空間布局優化、多業態融合,實現文化空間的功能疊加。如在鄉村基層,活化利用閑置民居、戲臺、基層綜合服務中心等空間,融入非遺、藝術普及、閱讀、旅游服務等功能。注重結合周邊旅游資源打造特色主題文化空間,豐富鄉村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和文旅產品供給。
二是標準化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提質升級。需要制定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服務和管理的標準規范,出臺公共文化新空間建設方案、績效管理辦法及建設服務規范,以標準化建設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新空間一體建設。依托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在文化空間開展豐富的文旅活動,運用數字化技術把服務觸角延伸到鄉村基層,并形成一系列活動品牌,常態化服務轄區基層群眾。
三是推動政社合作,促進融合發展。通過“公辦民助”“民辦公助”方式,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多元服務的公共文化新空間、新業態。出臺鼓勵政策,明確參與文化空間建設社會力量的權利和義務,包括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鼓勵優質資源共建共享,以跨界融合提升服務效能。傾斜支持做好鄉村基層人才培育工作,全面優化升級空間服務。
?。ū緢篑v廣西記者 賓 陽 郭凱倩 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