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故事】靠實干書寫美好篇章

      發布時間:2024-03-11 15: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編者按

        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強化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推動文化傳承發展……過去的一年,教育、科學、文化建設依靠實干取得累累碩果。其中浸透著廣大代表委員們履職盡責、匯聚民意,兢兢業業、工作出彩。本刊特邀請來自教育、科學、文化領域的三位代表委員,講述履職故事,分享思考感悟。

        讓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 劉忠范委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調“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深化產學研用結合,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重大攻關任務”。對此,我深有感觸。

        我是做石墨烯材料的,以前在高校做這方面的研究。這幾年,從事石墨烯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工作后,我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實驗室里的成果,離產業落地還差著一段距離呢!

        不僅僅是我,這也是許多科技工作者面臨的狀況。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要轉化落地,還需繼續往前走——進行可行性驗證,提高規模化、工程化程度,最終實現產業落地。而這個環節,目前是最薄弱的。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是近年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我們與相關企業建立“一對一孵化”機制,并與北京大學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構成“三位一體”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在這種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機制下,我們實現了從基礎研究、規模化制備到產業落地的快速發展,一些成果已應用于地鐵、衛星等領域。

        近年來,“卡脖子”問題廣受關注。“卡脖子”的根源究竟在哪里?結合自己的實踐探索,以及對科技領域的調查研究,我提出了關于補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鏈條的提案。我認為,我們不能局限于技術層面的思考,應深入研究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創新土壤、人才評價機制等問題。

        我建議,在建立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等眾多研發平臺的基礎上,應著重從體制機制設計上布局產業落地環節。這是科技成果走進市場的關鍵所在。以國家實驗室為例,可探索類似于“一對一孵化”的企業捆綁機制,依靠企業最終讓產業落地。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有兩種組織模式:一種是擁有自己的科研人員、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單一利益主體的科創企業模式;另一種是政府主導的、由多個利益主體構成的創新平臺模式。企業是“一臺機器運轉”模式,而創新平臺是“多臺機器協調運轉”模式,操作難度和效率完全不同。我們需要培育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

        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和科技工作者,我將繼續為科技創新鼓與呼,更加重視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為更好地助力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陳海波采訪整理)

        從生活中挖掘文化“富礦”

        講述人:貴州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 歐陽黔森代表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常年走村過寨,新時代的山鄉巨變不斷給予我創作的靈感和動力。去年,我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了關于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的建議。今年,我的關注點仍在如何深入挖掘貴州這座文化“富礦”,助力文藝繁榮發展。

        經過一線走訪調研,我發現,在以往的采風創作中,仍有部分作家局限于個人理解、觀察和感悟,對現實關注不夠,作品立不住;與此同時,民族文化特色題材方面的精品也不多。而我在與其他藝術家交流中發現,一些人對貴州的認知,還停留在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的刻板印象上。

        其實,真正站在高原上眺望貴州“文化千島”,便會發現,以遵義會議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陽明文化為精華的傳統文化,體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特點的多彩民族文化,蘊涵著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融合價值的屯堡文化等,無一不是貴州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富礦”。文藝工作者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常在鄉下走、腳上沾滿泥”,才能挖掘好這些“富礦”。

        圍繞新的文化使命,貴州文藝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加快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此前,貴州省提出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陽明文化轉化運用、民族文化傳承弘揚、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研究推廣的“四大文化工程”。以“四大文化工程”為抓手,我們將繼續努力做好“富礦精開”這篇大文章。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今年,貴州省文聯將繼續組織全省文藝工作者,開展文藝惠民演出、志愿服務活動等文藝實踐,深扎貴州大地服務鄉村振興;邀請全國繪畫、音樂等領域名家開展采風創作,深入挖掘多彩貴州文化資源。

        譬如,我們正在組織創作關于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長篇電視連續劇。貴州省文聯還將繼續圍繞“四大文化工程”,打造多個重點項目,推出更多具有貴州特色、全國知名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努力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光明日報記者陳冠合、邱玥采訪整理)

        為學生成長為創新人才鋪路

        講述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第二中學教師 胡海娟代表

        我是一名有33年教齡的中學教師。從去年全國兩會建議關注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到今年建議從基礎教育階段培養科技特長生,我始終關注著教育領域的熱點焦點話題。就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我還專門跑到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南開路中學,就科學教育作了調研。

        南開路中學成功入選了教育部184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單,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入選的6所學校之一,這所學校在科學教育方面如此有聲有色,原因是什么?

        走進南開路中學的科技樓,我很快找到了答案。只見同學們的科創作品占據了好幾間教室,獲獎證書和獎品擺滿一面墻。對處于海拉爾這座邊陲小城的南開路中學而言,硬件方面不能跟發達地區的中學比,也沒有專門的科學教育老師,但得益于校長和老師們的先進理念和教學熱情,同學們對發展科技特長興趣盎然。

        在與老師們交流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當下的成就感并不能抵消大家的疑惑和焦慮。有老師感嘆,盡管孩子們在發展科技興趣方面收獲很大,但在中考面前,不少有科技創新天賦但綜合成績差一點的同學可能無法順利升入重點高中,他們以后通過高考進入重點高校進行系統性學習的可能性也較低。

        結合當前大力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一條“從基礎教育階段培養科技特長生,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基礎”的建議,在我的頭腦中逐漸形成。我認為,培養科技特長生有利于為科技創新備足優質新生力量。

        現場聆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這些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一步,我將積極履職、認真工作,不斷加強自身素養,做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工作,更加積極地為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徐譚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1日 07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女欢女爱第一季| 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 8x视频在线观看|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软件|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福利聚合app绿巨人入口|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小娇乳H边走边欢1V1视频国产 |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720lu国产刺激在线观看| 女人18岁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匹|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午夜网站免费版在线观看|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ts丝丝magnet| a在线观看网站|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小说|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