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熱議中國兩會
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今年的全國兩會,不僅吸引了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吸引了眾多國際媒體的目光。
“今年中國兩會是(新冠疫情后)第一次對境外臨時來華記者開放,所以我們才有機會來參加這場盛會。”法國《歐洲時報》采訪部主任黃冠杰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我們計劃每天推出2至3個專版對大會進行多語種報道,包括中文、法語、英語和德語報道,重點關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政策。”
巴西勞動者電視臺記者毛路(MauroRamosPintos)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在巴西,以前關于中國兩會的報道并不多。“我希望做一個生動的報道,向巴西和拉美觀眾展示中國兩會的內容。這次我們會做一些葡萄牙語報道,也會和其他媒體合作制作西班牙語和英語的內容。”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駐北京分社記者周依依(ChaimaRouini)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這次半島電視臺阿拉伯語頻道和英語頻道都有記者參與中國兩會的報道。“像今天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發布的重點內容,我會翻譯成阿拉伯語發給總部。我們會重點關注中國的外交、經濟、民生、國防預算方面的信息。”
“今年我們有七八位同事來報道中國兩會。”迪拜中阿衛視駐華記者方浩明(Ameen)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以前,阿拉伯國家不太了解中國兩會,但我認為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兩會對阿拉伯國家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方浩明認為,“在阿拉伯國家,綠色能源不是很發達,中國在綠色能源研發方面走在前列,我覺得阿拉伯國家可以向中國學習,希望通過我們的兩會報道能給阿拉伯世界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美國媒體則將報道重點聚焦于兩會期間中方可能在對外關系尤其中美關系方面釋放哪些信號。美聯社記者提到,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后,兩國關系出現改善跡象。今年美國進入大選年會否影響中美關系發展?對此,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婁勤儉回應說,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是各方普遍關注的議題。希望美方遵守承諾,共同做到中美關系5個“共同”,把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達成的共識和愿景落到實處。“無論誰當選,我們都希望美方能和中方同向而行,推動中美關系朝穩定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本報北京3月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安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