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兩會特稿】為新時代民主政治增添璀璨光彩
【迎兩會特稿】
光明日報記者 安勝藍 俞海萍
風和日麗,草木蔓發。
“兩會時間”再次開啟,全國政協委員共赴盛會,為促進國家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建言獻策。
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守正創新、團結奮進,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持續深化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履職答卷,為新時代中國民主政治增添了璀璨光彩。
言之有益 高質量開展協商議政
“古絲綢之路上,來自中國的絲綢和伊朗的絲織工藝結合,成就了波斯絲毯,兩個文明的相遇,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要用更多方式講述生動可感的中國故事,讓世界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023年4月28日,全國政協委員履職平臺上,“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主題議政群正式開通,全國政協委員呂濤在這個群里寫下這段話。
主題議政群面向全體委員開放,邀請大家暢所欲言、交流討論。委員們各抒己見,議政群氣氛迅速升溫。
“文化出海,可以‘造船’‘借船’‘乘船’。數字文學、視聽、動漫游戲等,是我們的‘順風船’。”
“用好全媒體手段,讓中華文明故事‘活起來’;發揮青少年的聰明才智,讓中華文明故事‘火起來’;鍛造高素質宣講隊伍,讓中華文明故事‘傳起來’?!?/p>
…………
不久后,群里的熱烈探討轉化為專題協商會上的精彩發言。不斷豐富拓展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渠道,營造更加自由、活躍的民主協商氛圍,是全國政協服務保障協商議政高質量開展的舉措之一。
這一年,人民政協“?!钡膬瀯荨ⅰ吧獭钡奶厣?、“聚”的功能愈發鮮明。94場次協商議政活動在全國政協開展,平均每個月近10場。舉辦“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雙周協商座談會,助力西部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召開“推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遠程協商會,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智慧;召開“優化民營經濟法治環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進一步形成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共識……
“?!弊㈥P鍵,讓主題更加聚焦。這一年,全國政協錨定黨和國家重大部署、重大任務、重大舉措開展協商議政,用高質量協商、高水平建言更好服務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有效施策。
“商”得充分,讓成果更見實效。這一年,全國政協改進重要協商議政會議發言遴選工作,力求委員發言言之有益、相關部門即時回應;與66家部門溝通聯系,了解掌握議政建言成果采納情況,把協商成果轉化為服務國家治理的效能。
“聚”出共識,讓力量更好匯集。這一年,全國政協擴大協商議政活動委員參加范圍,并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列席,廣泛匯聚眾智群力;加強委員隊伍建設,舉辦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委員專題學習研討班,讓委員“會協商、善議政”。
建真言、獻良策,釋疑惑、增共識,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政協共收到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139項議政建言成果的350人次批示,收到各部門各地區對59項議政建言成果的68個反饋報告,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充分彰顯。
躬行求知 扎實調研化為真切建言
2023年仲春時節,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小麥抽穗揚花,田野綠波翻滾。
就在這生機勃勃的麥田邊,關乎守好我國“糧袋子”的建言正在醞釀——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與民建中央“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聯合調研組與地方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代表們深入交談,共謀良策。
“應因地制宜、分區分類科學制定地方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健全耕地種植用途管控制度,確保良田好土優先用于糧食生產”……調研組將調研形成的問題建議帶到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與有關部門交流協商,推動相關政策出臺。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這一年,全國政協調研組聚焦各項事業改革發展、關注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帶著問題奔赴全國各地,行程萬里只為求真,孜孜不倦研提良策——
走進浙江、遼寧城鄉,就統籌城鄉融合發展開展調研,用帶著泥土芬芳的一手信息為鄉村振興匯聚力量;
深入重慶市敬老院、社區養老服務站等機構和農村特困群眾家中,了解老年群體需求期盼和當地經驗做法,為破解養老難題找尋答案;
來到浙江省杭州市、金華市和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的中小企業,全面了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問題,助力企業破解轉型堵點難點。
…………
調研里有時代聲音,調研里有社情民意。
2023年,全國政協就“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等議題組織開展主題教育調研12項,圍繞落實年度協商計劃開展56項專題調研,調研成為籌備重要協商議政活動的前置工作。從“無調研,不建言”升級為“高質量調研,高水平建言”,政協委員的足跡,厚植著為民情懷。
調研成果落在紙上,更要落在實處。全國政協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全過程協商溝通和成果轉化。
“你們小區這么多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的怎么辦?如果是獨居老人,生活上遇到問題你們能及時了解嗎?”去年10月,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視察團赴江西省圍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展重點提案督辦調研,在九江市濂溪區儀表廠完整社區,視察團就相關提案落實情況發問。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社區給獨居老人、困難老人免費配發智能手環,可實現“一鍵呼叫”,社區會及時上門回訪。這樣的管理模式得到委員們的認可。提案承辦單位代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認真聽取、回應委員們的建議,共同凝聚起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合力。
調研方式不斷創新,調研成果愈加堅實。委員們在調研中深化思考認識、凝練對策建議,精益求精書寫履職答卷。
服務為民 政協委員就在群眾身邊
“探蒼穹,浩渺無垠的宇宙如何起源?如何演化?它的命運將走向何處?”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榮根委員從事引力理論和宇宙學科研37年。在西南科技大學,他為師生作了題為“黑洞的故事”的科普講座。
這是全國政協首次“科普萬里行活動”的其中一場。2023年9月15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向全國政協委員發出“履職盡責、科普為民,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的倡議書,呼吁委員里的科技工作者帶頭開展科普工作。同日,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活動正式啟動。
緊接著,全國政協首次“科普萬里行活動”拉開帷幕,14位全國政協委員分赴安徽、湖南、四川、貴州4省10市,舉辦28場講座,行程13000多公里……
“走!科普去!”委員們激情涌動,讓科學飛到人民群眾中。
一場場“委員科普”“大家小課”,折射出全國政協“服務為民”的生動實踐。2023年7月,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六次主席會議決定在全國政協委員中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全國政協委員們立足民生關切,發揮優勢專長,走進基層為群眾提供服務、排憂解難,將為民初心書寫在廣袤大地上——
啟動“服務為民”憲法學習宣講活動,法律領域委員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宣傳和免費法律咨詢服務,助力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社會氛圍;
舉辦送文化下基層系列活動,文化藝術領域委員為群眾帶來高水平文藝節目、文化講座,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開展衛生“三下鄉”活動,醫衛領域委員下沉一線義診會診,為疑難雜癥患者解除病痛,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造福廣大基層群眾。
…………
“人民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委員就在身邊”,這是許多人真切的感受。
全國政協把“服務為民”的理念貫穿于各項工作始終,各地“服務為民”活動廣泛延伸,委員之家、委員工作室、民生議事堂等履職平臺架起一座座“連心橋”。政協所能、委員所長和人民所需緊密相連,詮釋著“人民政協為人民”的使命擔當。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人民政協將擔負起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展現新氣象新面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政協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4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