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鉆研 代表委員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
央視網消息: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肩負匯民聲、聚民意、傳民情的重任,用心用情履職盡責。
全國政協委員白瑪玉珍來自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西藏自治區墨脫縣。2024年全國兩會,白瑪玉珍委員將就邊境地區的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提出建議。
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墨脫縣是一個僅有15000余人的邊境小城,居住著門巴族、珞巴族、藏族等多民族人口。全國政協委員白瑪玉珍是墨脫縣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春節后,她又一次來到格當鄉和加熱薩鄉進行調研。
涉及運輸合同糾紛的案件,僅2024年年初,白瑪玉珍就辦理了6起。盡管有白瑪玉珍這樣的法官常年堅持開展“以案釋法”“訂單式普法”,但依然無法滿足當地群眾對法律知識快速增長的需求。白瑪玉珍委員講,她一人就需要負責格當、加熱薩兩個鄉鎮的普法宣傳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白瑪玉珍表示,他們全縣7鄉1鎮共有15000多人,但只有5名法官。專業糾紛調解人員短缺、專業型法官緊缺,尤其是邊境法院法官員額緊缺。如果法律人才隊伍壯大一點,他們的普法工作就會做得更細致、更好。
白瑪玉珍委員調研發現,法律人才的緊缺只是墨脫縣人才隊伍建設的短板之一。過去,這里因為沒有通公路而被稱為“高原孤島”。2013年10月扎墨公路通車,十年間,墨脫縣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邊境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基層干部人才隊伍建設也在發展中面臨著新的挑戰。
白瑪玉珍委員了解到,在基層鄉鎮,近些年“90后”年輕干部快速補充進來,占比已經達到了50%。充滿活力是優勢,但因為他們絕大多數生活成長在市里、縣里,對基層工作了解不深,很難直接面對農業、農村、農民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定的脫節問題。
邊境地區的人才干部培養問題是白瑪玉珍委員一直關注的內容。2023年全國兩會,她就這個問題做了小組發言。履職一年間,白瑪玉珍在走訪中發現,面對這些難題,墨脫縣近年來也在通過打造“強邊學堂”“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加強干部人才培養。
調研中,白瑪玉珍委員還了解到,當地通過“引進來”的方式,邀請很多專家學者到墨脫進行調研授課,其間,他們提出的很多針對性意見對墨脫發展很有幫助,但他們離開后很難得到這些專家學者的持續關注支持,這也讓他們覺得非常遺憾。
白瑪玉珍委員介紹,只有建設好邊境地區的干部人才隊伍,才能持續推進固邊興邊富民。就這個問題,她打算趁兩會召開前這段時間,再聯系幾名其他省份熟悉邊境地區的委員,橫向再繼續做調研,然后就共性問題做出一份提案或建議提交全國兩會,為我國邊境地區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王文毅:讓科技成果為戰斗力賦能增效
深化練兵備戰、加快轉型建設是時代賦予每一名官兵的職責使命。全國人大代表王文毅是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的一名飛行員。履職以來,他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與兄弟單位、軍工企業相關領域專家進行交流,希望可以引進更多先進科技成果,運用到部隊戰斗力建設上。
某軍用機場,王文毅和戰友剛剛結束飛行訓練,就一頭扎進飛行講評室對這次的訓練數據進行分析梳理。
如何以大數據分析評估飛行質量,助力新機換裝質效,加快科研成果向戰斗力轉化?過去的一年,王文毅帶著這些問題,利用日常飛行訓練和參加大項任務時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全國人大代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王文毅介紹,以前他們主要都是通過判讀飛參或者看視頻回放去評判飛行質量,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發現兄弟單位會將每一個架次記錄下來進行數據比對。他表示如果可以通過集成大數據的方式,將所有飛行員各類數據生成對比圖,這對于解決針對性的問題會很有幫助。
王文毅的調查研究也得到了單位的大力支持。機關參謀幫忙收集資料、飛行戰友分享飛行經驗,機務人員提供飛機數據,為這份意見建議的形成和完善一起努力。
2021年,王文毅在完成空中飛行訓練駕機返航途中遇到發動機空中停車的重大特情。他在下降過程中,3次規避人口密集區,守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52天后,王文毅駕駛戰機重返藍天。而這次特殊的經歷,也讓他意識到作為年輕飛行員,必須有能力承擔起這份“時代的載荷”。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是王文毅在飛行之外迎來的又一份挑戰。在他看來,想要提出更高質量的意見建議,發揮好人大代表的橋梁作用,就必須要開闊眼界、加強學習,這樣才能把基層練兵備戰的好點子帶到全國兩會上與大家交流學習,推動部隊戰斗力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李俊杰:讓優秀軍人助力中小學國防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武警山西總隊某支隊參謀李俊杰,曾被表彰為武警部隊“十佳政治教員”。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李俊杰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青少年國防教育建設上。他認為應該更好架起學校和駐地部隊互動的橋梁,讓更多優秀現役軍人走進校園,以校外輔導員的身份,為國防教育盡一份力量。
這幾天,李俊杰來到駐地小學,為孩子們帶來開學第一課。對他來說,這既是履行國防教育使命義務的重要窗口,也是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進行走訪調研的寶貴實踐。
2019年至今,李俊杰已經多次受邀到駐地學校開展國防教育活動,看到學生們被軍人的故事激勵,李俊杰心中也萌發出一個強烈的愿望。
全國人大代表、武警山西總隊某支隊李俊杰介紹,每一次開展完國防教育之后,好多孩子們都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軍人,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見,現在能夠直觀地去感受軍人的生活、走進軍人的故事,這讓他印象特別深刻。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部隊、了解國防、熱愛國防,最終獻身國防,這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使命。
如何讓更多優秀的現役軍人能夠走進國防教育一線,使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從中受益?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后,李俊杰將醞釀已久的想法提了出來。
全國人大代表、武警山西總隊某支隊李俊杰表示,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有大部分的學校沒有資源,也沒有對接路徑,特別是邊遠的鄉村小學,其實他們更加需要這樣的激勵。他想的最多的就是能不能去更多的學校,能不能走到更邊遠的山區。
履職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李俊杰聯合軍地力量探尋出學校與駐地部隊間有效的對接機制,解決了部分鄉鎮中小學國防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提出并論證了擔任校外輔導員的軍隊人員政治關如何把、保密關如何過、審核流程怎么走的問題,為建議落地提供了可行方法。
全國人大代表、武警山西總隊某支隊李俊杰表示,讓優秀現役軍人走出去,不僅僅是對青少年的觸動,對軍人本身也是一種觸動。從實踐經歷來看,他們每一次到中小學去開展國防教育,看到孩子們充滿憧憬的眼神,那一刻的自豪感、使命感是油然而生的。他們通過一次次走出部隊去接觸孩子們,讓他們更加懂得、更加知道為誰沖鋒、為誰堅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