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系統評估中國智庫發展的著作出版
中新網北京2月4日電 (謝雁冰)“思想何以坦克?——《思想坦克:中國智庫的過去、現狀與未來》新書發布暨研討會”3日在商務印書館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高校、智庫、媒體界的知名專家就中國智庫當前發展狀況與未來走勢進行深度探討。
研討會發布了《思想坦克:中國智庫的過去、現狀與未來》一書。據悉,該書是國內首部系統評估與研究智庫千年發展史、十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狀況及未來在全球思想競爭下的智庫走勢的學術著作。
該書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介紹,書名取自“智庫”英文名“think tank”的中文直譯,意在糾正人們對智庫行業的狹義認識,即“智庫”不只具有“咨政”等功能,更要有像坦克般的思想進攻力、干預力。
據了解,該書梳理了五千年來中國智庫發展脈絡、智庫與學術的千年分野史、十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進展與不足,還現身說法地從個人行走百國與在上百家境外媒體發文發聲等鮮活案例中做了智庫運營的經驗分享。
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評價道,當前,我國智庫建設不斷向前推進,在幫助政府決策、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目前,決策者、智庫從業者及學術界對智庫研究的態度和認識都需要進一步深入。梳理中國智庫的發展現狀,探索中國智庫發展的特點和不足,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可喜的是,已經有不少智庫從業者和研究者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并在實踐與理論思考中不斷探索解決問題、克服不足的方案。《思想坦克》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著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研討會上表示,當下中國智庫發展需要提升軟競爭力,尤其是創造思想品的能力,提升創造議題、理論概括的能力。同時,當前中國智庫的國際傳播能力尚需提高,應該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平臺和載體。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認為,建設中國智庫主要應加強四方面能力:提升自身學術底蘊和研究能力,貢獻基于事實的觀點和證據,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加強媒介傳播和國際對話。
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日涵表示,在智庫層面應積極給予在國際舞臺發聲的智庫更多政策空間;給予智庫在用人制度、渠道建設等領域靈活空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