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礦山安監局:強化礦山重大災害超前治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 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災害不治、礦無寧日’,礦山領域實現兩個根本,必須在狠抓預防上下狠功夫、真功夫、苦功夫,必須把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徹底,必須把重大災害徹底治理住。”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安全基礎司監察專員王鐵根表示,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工作是防范化解風險、減少礦山事故的基礎性工程,是經常性、常態化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動態、精準掌握隱蔽致災因素,及時有效治理重大災害。
王鐵根介紹,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將著眼于推動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全、深、真、準”抓好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工作,對各種重大災害進行源頭治理、超前治理、精準治理,努力實現由被動防范向主動治理轉變、由單一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由井下局部治理向地面區域治理轉變。
首先,強化井工礦山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加大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成果運用,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對所有地下礦山重新確定災害等級,并在政務網站公示。督促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水文地質類型復雜極復雜礦井落實區域治理、工程治理、超前治理、地面治理等措施。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推廣應用充填開采。
與此同時,還要落實露天礦山重大災害超前治理。督促礦山企業按規定進行邊坡和排土場穩定性分析和評價。高度200米以上的邊坡,每季度進行1次邊坡監測分析。出現地質構造發育、變形、滑坡征兆的邊坡,落實壓幫、削坡、注漿等工程治理措施。
此外,還將推進尾礦庫重大災害超前治理。王鐵根指出,將推動地方政府加強尾礦庫綜合治理,對運行到設計最終標高、不再排尾作業、停用超3年以及沒有生產經營主體的尾礦庫,明確關閉時間,實施閉庫治理。督促礦山企業對在用尾礦庫排洪構筑物進行1次全面質量檢測,汛前汛后對壩體、排洪系統等開展全面檢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