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經濟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與戰略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海之路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向海經濟作出的系列重要論述,具有清晰理論邏輯和重大戰略價值,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于向海經濟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時代發展大勢,認為“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經濟價值與戰略地位的重要論述是發展“向海經濟”的重要思想淵源。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明確提出“向海經濟”,指出要打造好向海經濟,特別強調要“釋放‘海’的潛力,寫好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2021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大力發展向海經濟,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2023年1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指出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平陸運河,高水平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提高江鐵海多式聯運能力和自動化水平”,“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臨港產業”,“主動作為、發揮支點作用,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同東盟合作不斷注入新動力”。
向海經濟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使向海經濟的科學范疇不斷清晰化、完整化。向海經濟即由陸向海拓展經濟活動空間,充分挖掘和創造海洋經濟價值,促進陸海經濟一體化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向海經濟的重要論述屬于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范疇,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時代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特征,深刻回答了向海經濟為誰發展、如何發展、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等重大理論問題,提供了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向海圖強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蘊含發展向海經濟的價值立場和政治取向,回答了為誰發展的問題。這些重要論述把海洋強國戰略有機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強化了黨對經濟工作領導的政治保證與制度基礎,展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擘畫了發展向海經濟的基本目標及實現路徑,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問題。這些重要論述緊密結合我國發展時代特征和歷史方位,在發展方式和路徑上突出了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在發展主題和效率上突出了高質量發展導向,在主要著力點和支撐點上突出了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指明了發展向海經濟的根本道路與方式方法,回答了如何發展向海經濟的問題,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思路、方向和著力點要求。
向海經濟重要論述的戰略價值
科學謀劃,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開辟新路徑。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謀劃,為全國全域向海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開辟了新路徑。沿海地區要加快發展向海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同時,內陸地區也要加快向海經濟發展,助力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尤其要發揮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的動力源作用。此外,西部地區要加快向海通道建設,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對于欠發達西部地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優化區域開放布局,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對廣西則先后提出了打造好向海經濟,“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向海圖強”,“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
把握大勢,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出新舉措。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4月首次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向海經濟的重要論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出了新舉措。一方面,識大勢,構大局,向海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為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出新招。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更是提出了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等八項行動,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最新舉措。另一方面,明方略,抓主動,大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向海經濟的重要論述,為各地區加大力度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以廣西為例,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三大定位”新使命,即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考察廣西時指示,要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實現更大突破。
自信堅定,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提供新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厚的海洋情結:“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向海經濟”的提出,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提供了新遵循。一是加快向海洋進軍,把建設海洋強國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對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二是明確主要任務,提高海洋開發能力,使向海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我們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定要抓好。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三是加強開放合作,構建藍色經濟伙伴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葡萄牙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強調,“我們要積極發展‘藍色伙伴關系’,鼓勵雙方加強海洋科研、海洋開發和保護、港口物流建設等方面合作,發展‘藍色經濟’,讓浩瀚海洋造福子孫后代”。
放眼全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擘畫新藍圖。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放眼全球,以向海經濟的重要論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擘畫了新藍圖。一是加強開放合作,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指出“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聯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二是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2013年,我提出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關系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作者系廣西財經學院校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