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英模精神 筷子巷里迎新年
編者按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從今日起,本報開設“新春走基層”欄目,組織動員編輯記者深入基層采訪,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以精彩故事、感人細節和生動場景,客觀平實反映群眾關心的話題、身邊發生的故事,充分展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書寫基層政法干警堅守崗位、護一方平安的奉獻精神,再現廣大人民群眾歡樂祥和過春節的喜人景象,營造團結奮進、溫暖和諧的濃厚氛圍,敬請關注。
□ 記者 黃輝
1月19日,農歷臘月初九。
江西南昌下起了2024年的第一場雨,給英雄城的冬天平添了一絲寒意。
然而,走進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法治日報》記者卻感受到別樣的溫暖。
筷子巷派出所是“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邱娥國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在這里,探索出了“一圖二訣三本四勤五心”和“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的“邱娥國工作法”。
如今,經過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們都是邱娥國”已成為筷子巷派出所全體民輔警的座右銘,也是該所一直以來的精神傳承。
上午9點剛過,記者走進派出所一樓大廳,見一名來自九江的男子正在戶籍窗口申請辦理投靠親友落戶手續。“黨員示范崗”民警姜夢穎一邊熱情接待、一邊查驗材料,“您符合南昌市‘零門檻’落戶條件,3個工作日內即可辦妥,到時如不能過來取新戶口本,我們給您寄過去。”民警的一番話讓男子如沐春風。
筷子巷派出所所長陳欣告訴記者,多年來,該所大力傳承和發展“邱娥國工作法”,以問題為導向,積極當好群眾的聯絡員、服務員、調解員、宣傳員、安全員,“人人爭當邱娥國”,用實際行動回應群眾關切。
如何讓“邱娥國工作法”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時常縈繞在陳欣腦海中的一個問題。他介紹說,派出所在堅持常態化、全覆蓋入戶訪查的基礎上,首推“再聊十分鐘”工作法,即組織警力下沉網格,通過面對面嘮家常的方式,了解群眾所思所想。
社區民警朱烈濤正是通過“再聊十分鐘”工作法,獲悉了南浦街道濠上街社區老邱的“急難愁盼”。
老邱的外孫小李,年僅15歲,因父母離異,加上長期缺少家庭的關愛,導致患上了精神疾病,輟學在家,跟著經濟拮據的外公一起生活。
送醫治療大半年后,因無力承擔高額的住院及治療費用,老邱只能將外孫接回家。出院后,小李病情惡化,甚至毆打老人。為此,派出所民警將小李送至醫院強制醫療,并想方設法幫助老邱申請低保。
“快過年了,老邱生活上還有什么困難?最近他的低保辦下來了,我們去走訪一下,順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上午9點半,記者跟隨民警冒雨來到老邱家。
見民警登門走訪,并聽到低保已辦妥的消息,老邱眼角流出了感動的淚水,嘴里不停地念叨,“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派出所民警。”
回到所里,已是10點多。記者注意到,派出所有一間榮譽室,里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錦旗,每一面錦旗的背后都是一個暖心的故事,凝聚了轄區群眾對民警沉甸甸的信任與鼓勵。
“進入新時期,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出現并廣泛運用。”陳欣說,為此,派出所緊貼現代警務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和新方法,以信息化為支撐,打造升級新時代“邱娥國工作法”2.0版本。
該所在南昌公安系統首推“政務微信”,喊出了“添加一個轄區好友、交一個警察朋友”的口號,真正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實現群眾在哪里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警務宣傳一鍵觸達“接地氣”,警務服務實時溝通“零距離”。
前不久,在家上網課的三年級學生小周因好奇點擊“免費送游戲皮膚”鏈接,不小心掉進了騙子的圈套。驚慌失措的小周看到父親的微信上有一個警官頭像,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向警官求助。
為防止小周受騙,社區民警邱攀科一邊跟小周保持聯系,一邊聯系值班民警上門勸阻。幸好民警上門及時,不然小周父親卡上的十幾萬元將瞬間清零。
據了解,截至目前,筷子巷派出所“政務微信”轄區好友數已突破25000人,共接受各類警務咨詢8000余人次,其中接受群眾求助894人次,電信網絡詐騙相關咨詢248起。同時,該所對空巢老人、房東、易受騙人群等實行標簽化管理,讓民警成為服務群眾的“網上管家”。
記者手記
對于許多南昌人來說,筷子巷派出所這個名字并不陌生。1997年,一個普通而又響亮的名字“邱娥國”從這里走出江西、走向全國。
20多年來,該所大力傳承“邱娥國工作法”,喊出了“我們都是邱娥國”的口號,一任又一任的民警接力守護著百姓的平安幸福生活,同時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