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 稅務服務精準發力 提信心 惠民生
穩預期、提信心、激活力、解難題、惠民生……2023年,稅收服務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不斷走深走實。
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饒立新介紹,2023年,稅務部門組織各項稅費收入31.7萬億元(已扣除出口退稅,未扣除出口退稅為33.5萬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5.9萬億元,社保費收入8.2萬億元。
在過去的一年,“信心”無疑是企業和市場發展的關鍵詞。饒立新介紹,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有效助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隨著稅費優惠政策落實落細,不斷推動國民經濟回升向好。2023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表現亮麗”的成績單。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6.0582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個稅匯算優先退稅惠及3384.5萬人
2023年,稅務部門優化服務解難題,健全完善稅費服務訴求解決機制,上下聯動高效解決涉稅難題。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沈新國介紹,2023年,稅務部門聚焦產業鏈供應鏈不暢的困難企業發展訴求,在尊重企業意愿的前提下,利用稅收大數據,主動為企業牽線搭橋,全年共幫助企業實現購銷213億元。
小微企業是我國數量最多的經營主體,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它們發展的活力更足,同時,也面臨融資難等痛點。
2023年,稅務部門聚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深化拓展“銀稅互動”,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參與門檻,全年助力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892.8萬筆,貸款金額2.84萬億元。
與此同時,稅務服務業一直在推動精準發力惠民生。個人所得稅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2023年,稅務部門實施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優先退稅,優先保障“上有老下有小”、看病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快速獲得退稅紅利,惠及3384.5萬人。
優惠政策不斷“加碼” 企業研發投入底氣足
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2023年的稅收大數據也反映出我國高質量發展正在加快推進。
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在發布會上表示,利用稅收大數據構建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相關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
首先體現在企業創新投入持續加力,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同比增長13.6%。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85萬億元,其中制造業企業受益最廣,享受加計扣除政策金額占比為58.9%。
2023年3月,國家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明確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在此基礎上,國家進一步聚焦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行業高質量發展,對這兩個行業符合條件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再提高至120%。
“2023年,國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加碼’,政策落實更加精準,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真金白銀的減稅降費紅利,有效增強了企業研發投入的信心和底氣,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更大動能。”黃運說。
創新產業也在加快成長,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8%。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3年,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占全國企業銷售收入比重較2022年提高0.5個百分點,且逐年提升,反映近年來創新產業產出成效顯著。高端制造也實現了創新突破。
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黃運介紹,2023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從2023年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情況看,企業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制造業企業享受加計扣除金額1.1萬億元,占比近六成。
相關企業的獲得感持續增強。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稅收大數據還顯示,2023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企業的利潤率為7.4%,高出全部企業平均水平。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