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工代賑共帶動253.4萬名低收入群眾務工就業 人均增收1.4萬余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工代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抓好以工代賑工作,加大中央專項投資支持力度,實施一大批以工代賑專項項目,同步督促指導地方在重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有效拓寬農村低收入群體和城鄉就業困難勞動力就近就業渠道。據調度,2023年,通過實施以工代賑政策,累計吸納帶動253.4萬名低收入群眾務工就業,人均增收1.4萬余元。
一、以工代賑專項投資項目吸納28萬名農村低收入群眾就近就業,人均增收1萬余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下達2023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109億元,較2022年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34億元,支持有關省份共實施2710個以工代賑專項投資項目,全年累計吸納28萬名農村脫貧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體參與工程建設,目前已發放勞務報酬29.5億元,項目全部完工后勞務報酬占中央投資的比例將達到30%以上。各地還依托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開發等新賑濟模式,全年培訓以工代賑務工群眾22萬余人。
二、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帶動183.6萬名群眾就業,人均增收1.6萬余元。各地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挖掘重點工程項目主體工程、附屬臨建和工地服務保障、建后管護等環節用工潛力。2023年,25個省份在64個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包括平陸運河、川藏鐵路、北京至商丘高鐵、西氣東輸等重大標志性工程,累計吸納20萬名群眾就業,已發放勞務報酬36.1億元;25個省份在17個中央投資專項中實施以工代賑,共吸納34.1萬名群眾就業,已發放勞務報酬41.3億元,覆蓋農業農村、交通、水利、能源、生態、城鎮建設、災后恢復重建等領域;31個省份在6900個省、市、縣三級各類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涉及各等級公路、中小河流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共吸納129.5萬名群眾就業,已發放勞務報酬220.8億元。
三、在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吸納41.8萬名群眾就業,人均增收近0.8萬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農業農村、交通、水利、林草等部門,指導各地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小型灌區治理、“四好農村路”等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領域廣泛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進一步擴大“賑”的效果。2023年,30個省份在9967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共吸納41.8萬名農村低收入群眾就業,發放勞務報酬33.2億元。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持之以恒抓好以工代賑各項工作,進一步拓展以工代賑政策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勞務報酬發放規模,向低收入群眾提供更多“工”的機會,提升“賑”的實效,充分發揮以工代賑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