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 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總的來看,我們的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可以說是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對于過去一年的經濟表現,可以概括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現亮麗、殊為不易。”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如此介紹2023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總體表現情況。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康義指出,從經濟增長看,去年我國GDP超過126萬億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呈現前低、中高、后穩的態勢,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按照可比價計算,2023年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穩步提高,2023年達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從就業看,就業形勢總體改善,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特別是農民工就業形勢改善比較明顯。從物價看,物價總體保持溫和上漲,全年CPI上漲0.2%,核心CPI上漲0.7%。從國際收支看,全年貨物出口增長0.6%,年末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成色十足。”康義談到,去年一年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國上下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推動經濟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不斷贏得優勢,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創新投入穩步增加。
初步測算,2023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達到33278.2億元,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4%,比上年提高0.08個百分點。在這一年里,一些重大科技創新捷報頻傳,特別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業和消費的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2023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比上年提高43.1個百分點。
安全發展基礎也得到進一步鞏固夯實,全年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1.3%,原煤增長2.9%,原油增長2%,天然氣增長5.8%。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了金融經濟安全,民生保障更加有效,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1%。
“表現亮麗。”康義指出,觀察中國經濟的表現,不僅要跟自己縱向比,也要跟其他國家橫向比。2023年我國5.2%的經濟增速不僅高于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與此同時,在全球貿易預計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出口還實現了小幅增長,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保持穩定。另外,我國物價漲勢總體溫和,跟全球通脹居高難下、一些國家在抗通脹和穩增長之間艱難平衡,形成了鮮明對比。
事非經過不知難。康義還談到,2023年世界經濟低迷,國際格局復雜演變,地緣政治沖突頻發,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比較多,自然災害頻發。在這種復雜情況下,取得這樣的發展成績更顯得難能可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