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希望工程不斷升級 為城鄉教育均衡化注入新活力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翻修學生宿舍樓,建設運動場、浴室、心理健康小屋、圖書室、音體美教室、多媒體教室、科技實驗室,組建、扶持鄉村學校藝術團,培訓鄉村教師……云南希望工程在原來援建的2000余所希望小學的基礎上,根據鄉村學校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通過整合公益資源,實施“新時代標準化3.0希望小學”援建新模式,助力云南鄉村教育優質均衡化發展。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建成45所“新時代標準化3.0希望小學”。
“我們愛打籃球,出了汗后有汗臭味,坐在教室里有點害羞。現在有了浴室,可以洗澡了,我們可以放心地玩了。”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鎮路樂小學的一名學生說。受資金和條件限制,有的鄉村寄宿制學校浴室簡陋,學生洗澡成為一大難題;有的學校宿舍樓年久失修,屋頂漏水、墻體墻面脫落、洗漱間管道堵塞、衛生間不足,線路老化;有的學校操場是水泥地,下雨天就積水……2023年11月,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屏邊縣5所中小學捐資援建的5所“希望浴室”竣工,解決了師生的洗澡問題;與此同時,翻修的學生宿舍樓、足球場和塑膠跑道一體化的全新操場,分別在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漠沙鎮魚塘希望小學和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西街口鎮喜田松佰希望小學投入使用。這一年,云南青基會還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6所希望小學援建了多媒體教室,采購了電子白板一體機和教學辦公電腦。
多年來,云南青基會為昆明市、保山市、臨滄市等10個州市的10所學校援建“科技實驗室”,促進了學校的科技科普教育和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
此外,“紅河州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希望工程足球夏令營”“希望工程快樂音樂”等研學、美育項目也相繼開展,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為城鄉教育的均衡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南青基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提升鄉村教育硬件的同時,云南希望工程還深耕“鄉村教師培訓”公益項目,為教師提供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等課程培訓;尋找鄉村優秀教師典型,通過獎補政策,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