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幫忙”“人努力”“舉措實” 全面推進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

      發布時間:2024-01-08 15:44:00來源: 人民網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面對農業發展新形勢新挑戰,2023年12月29日,中國氣象局出臺《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網和觀測任務調整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這是我國繼1979年、1989年、2009年三次農業氣象觀測站網調整后,第四次調整農業氣象觀測,全面推進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

        《方案》為何調整、如何調整,將為相關工作帶來哪些變化?

        為何調整?

        糧食穩產豐產,需要“天幫忙”,還需要“人努力”“舉措實”。

        《方案》指出,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擴張、農業產業布局和種植結構調整、自動觀測技術發展,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對全國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區等糧食重要生產區域覆蓋度不足、某些站觀測任務不合理、觀測頻率和精度不足等問題凸顯,尚難完全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等服務需求。

        對此,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副研究員張全軍結合前期調研成果和數據表示,我國糧食生產核心區有680個糧食生產大縣(市、區、場),非核心產區有120個糧食生產大縣,800個糧食生產大縣中目前只有225個農業氣象觀測站。

        當前的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站網體系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逐步建立起來的。此前,農業觀測站網和觀測任務經歷過三次較大調整——

        1979年,全國組織農業氣象觀測工作,確定了338個全國農業氣象基本觀測站,并增加了自然物候和畜牧觀測任務。

        1989年,本著“站網密度既要充分考慮空間布局又要突出各地農業生產特點、作物布局和種植制度”的原則,對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和觀測任務進行了優化調整,確定了402個國家級和317個省級觀測站。

        2009年,確定653個國家級農業氣象觀測站,重點突出糧、棉、油等大宗作物的農業氣象觀測,確立以常規農業氣象觀測站為主、特色觀測站和農業氣象試驗站為輔的農業氣象觀測站網體系。

        中國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伴隨現代化農業技術快速發展和氣候條件變化,我國農業產業戰略布局和作物種植結構也在不斷調整。要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的不利影響,就需要建設更加精密的觀測站網、適時調整農業氣象觀測任務,《方案》應運而生。

        如何調整?

        強國必先強農。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方案》明確,建成觀測站網能夠覆蓋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區,觀測任務涵蓋主要糧食作物和特色經濟作物、自動化觀測和人工觀測互補、能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新型綜合農業氣象觀測站網體系。

        為此,《方案》調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氣象觀測人工觀測站點數量、新增自動觀測站,優化各個觀測站點的水稻、小麥和玉米等11種作物以及牧草、森林的觀測任務,調整蘋果、設施農業和甘蔗等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觀測站的觀測任務,進一步明確各種觀測任務的項目和要素,確立人工觀測和自動觀測雙軌運行制度。

        “各觀測站觀測任務優化調整時,不僅重點考慮國家戰略需求,還統籌兼顧地方需求,以進一步符合地方種植結構。這次調整,不僅考慮加強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等主要糧棉油大宗作物觀測,還充分考慮各地名、特、優、新經濟作物,并將逐步推進牧草、蔬菜、果樹和森林等觀測,引導和鼓勵省級開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高標準農田的農業氣象觀測。”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吳東麗說。

        據了解,經過這次調整,農業氣象人工觀測站由原有的653個調整為642個,同時擬新建自動觀測站1662個,人工站與自動站總量增加至2304個;全國特色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達942個。

        填補空白——在糧食重點生產區域的農業氣象觀測空白區建立作物自動觀測站,布設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大豆、青稞、甘蔗、甜菜、花生、馬鈴薯、牧草和森林等自動觀測設備。

        分級管理——對于服務全國需求的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大豆、青稞、甘蔗、甜菜、花生、馬鈴薯、牧草和森林等重點觀測任務,由中國氣象局管理;對于服務地方需求的特色作物觀測、果樹、林木、蔬菜、自然物候及設施農業氣象觀測等任務,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管理。

        全國農業氣象服務專家、河南省駐馬店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房穩靜介紹,伴隨調整,駐馬店新增小麥、玉米、花生、芝麻和大豆觀測站點,當地農業氣象觀測站將從原來的3個增加到6個,進一步增大農業氣象觀測站點密度,觀測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這次把花生調整為國家級觀測任務,把芝麻明確為省級觀測任務,將為駐馬店高質量建設全國花生氣象服務中心、做好特色農業花生和芝麻等氣象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趨勢如何?

        一直以來,氣象為農服務始終是氣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推進農業氣象觀測業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3—2035年)》明確,到2025年,初步建成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新型農業氣象觀測站網,逐步建成覆蓋主要農作物的自動化觀測網絡,基本構建以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為主,人工觀測為輔,與衛星遙感、無人機觀測互補的綜合立體農業氣象觀測業務體系。

        目前,我國農業氣象觀測以人工觀測為主,業務人員定期到田間地頭手動測定和記錄數據,資料獲取頻次偏少、效率不高。同時,我國各地區農業生產方式差異較大,農作物品種和觀測要素數量多,需要綜合利用自動觀測設備、衛星遙感、圖像智能識別等各類觀測技術方法。

        “我們對幾十萬張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期的圖片進行人工圖像識別標注,建立數據庫,然后利用算法讓機器完成自動識別。”吳東麗介紹,目前自動識別準確率已超95%,結合人工訂正,可極大提升農業氣象觀測的自動化程度。

        氣象部門積極推進土壤水分觀測儀、物候自動觀測儀、軌道植被觀測儀、基準輻射觀測儀、蒸散量觀測儀和通量觀測儀等6種農業氣象自動觀測裝備的國產化研制,并開展業務建設,目前已基本實現作物發育期、農業氣象災害的自動化識別。

        其中,前4種觀測儀已實現業務準入,并通過在國家氣候觀象臺、農業氣象試驗站的試驗,進一步檢驗能力。尤其是物候自動觀測儀,能夠自動觀測植物和動物物候期、植物生長特征參數、植物生理動態和氣象環境參數等要素,有望進一步釋放“人力”。

        湖北省孝感市氣象局工程師王芬表示,孝感最大的變化是新增5個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調整了與當地不符的觀測任務,新增了特色經濟作物觀測任務,并將配備作物自動觀測設備,農業氣象觀測正邁入自動化新階段。“孝感市孝南區現代農業產業園還是湖北省唯一一個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3年擬認定的44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農業氣象觀測業務全面自動化的新形勢下,未來將進一步保障湖北省糧食安全。”(王亮、李悅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天天射| 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电影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亚洲天堂水蜜桃|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国精产品一二二区视在线|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500第一福利正品蓝导航| 巨r精灵催眠动漫无删减|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japanesexxxx乱子老少配另类| 日本精品a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四虎www成人影院| 91热视频在线|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欧美成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 | 亚洲免费视频网|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800av在线播放|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 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91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