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村煥新顏——長城腳下的千年變遷
跨越兩千年,縱橫四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曾幾何時,人們一提到長城,就會想到偏遠貧窮。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高質量建設,長城腳下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宜居
獨特的“丄”形長城在高山上蜿蜒盤旋,山腳下坐落著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李二口村。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從村南穿過,村東建起了大同長城博物館,嶄新的民房里村民們坐在熱炕頭聊著家?!?/p>
“6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崩疃诖逶鲐毠ぷ麝犼犻L呼志軍說,李二口村依山而建,過去村里大多是破舊的土坯房、土路、旱廁,空心化嚴重。2018年村莊開始易地扶貧搬遷與民俗文化村建設,一年后100多戶300余人搬入舊村旁邊的新房。
如今,明長城李二口段成為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李二口長城景區也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村里“天鎮縣歷史文化陳列館”“書畫傳習館”“紅色文化記憶館”等向游人講述著當地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
窗外寒風凜冽,不時飄起雪花,窗內卻溫暖如春。64歲的村民張桂花盤腿坐在炕頭和鄰居們聊天,屋里打掃得干凈整潔,有自來水、沖水廁所和浴室?!霸谂f村時,很長時間不洗一次澡,連喝水都得到外面井里挑?!彼f。
在長城腳下還有一些村莊,作為過去軍隊安營扎寨的地方,是長城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以微改造“繡花”的功夫,保護村內的文化遺產,改善人居環境,讓村莊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古堡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間,附近山上有60多公里的北齊長城。這座1700余人的民堡集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等為一體,不僅是中國傳統村落,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物部門出資1800余萬元修繕了地藏寺、觀音殿、魁星閣、戲臺等公共寺廟建筑群,還維修了部分堡墻和董家會館古民居。在文物部門的帶動下,私人修繕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一座座古院落得到活化利用成為旅游景點、高端民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除古建筑得到修繕外,村里還有了公共沖水廁所,上下水全部入戶,土路變水泥路,生活垃圾定時定點上門收……不僅保住了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村民們住在里面也更加舒心?!蔽鞴疟ご妩h支部副書記邢建強說。
宜業
河北省張北縣壩頭一線,可以看到長城并行的奇觀。這里獨特的氣候特征使附近春墾村世代以種植裸燕麥為生。近年來,脫貧攻堅科技幫扶使近200名村民從“靠天吃飯”走上“靠田致富”的道路。
“以前不會科學施肥,土地不倒茬,品種也不行,現在我們科學種植的裸燕麥已得到有機產品認證?!贝簤ù妩h支部書記侯旭強自豪地告訴記者,2020年起全村開始推廣種植有機裸燕麥,種植面積已由幾百畝提高到1700余畝,畝產從300多斤提高到550斤左右,每斤裸燕麥比市場價高出約0.35元。
11月,張北縣裸燕麥又傳來好消息。由中國農業大學與張家口市農科院合作建立的張北燕麥新品種選育基地完成燕麥新品種測產公證,“壩莜21號”品種在本年度氣候較為干旱的條件下表現出豐產特性,畝產達462.31公斤,刷新了旱地裸燕麥高產的全國紀錄。
寧夏銀川市靈武市白土崗鄉自古戰略位置重要,明代設邊塞崗哨。位于長流水村的白土崗烽火墩,是寧夏目前保存最好的烽火墩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奶牛養殖正成為這里鄉村振興新的動力源。
2018年以來,靈武市政府出臺系列政策支持當地奶牛產業發展,對建設合格的奶牛場給予圈棚補助等。目前,長流水村現有存欄1000頭以上的奶牛養殖企業28家,帶動村民固定就業27人,臨時就業200余人。2023年,村里復墾1010畝沙荒地和撂荒地種植青貯玉米,以滿足企業飼草料需求。奶牛產業的發展讓這個不足600人的古老村莊煥發新活力。
“今年村集體經濟純收入達到101萬元,是去年的兩倍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從去年的2.33萬元提高到現在的2.49萬元?!遍L流水村駐村第一書記馬楊的言語中充滿自豪。
長城腳下的特色資源優勢近年來吸引著客商投資興業,多元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新圖景增添了濃厚文化味。
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守口堡村,古長城從山巒之上直探杏林,帶來爛漫的春華秋實四季美景。5年前,王金香的酒廠落戶于此,以陽高縣地理標志產品“京杏”為原料,生產清冽爽口的杏酒。
目前,守口堡杏酒項目一期工程已投入生產,年生產能力100噸,今年已向村民收購5萬斤杏。廠里設有酒莊接待大廳,豐富的長城宣傳資料擺放在桌上,人們透過大玻璃窗抬頭就能望見對面的長城。
“酒廠為村民帶來務工機會,也增加了銷售渠道。隨著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村民種植的杏種類越來越多,有采摘的、釀酒的、做杏脯杏干的、仁用杏等?!笔乜诒ご妩h支部書記姚月林說。
和美
南長灘村是黃河進入寧夏流經的第一村,也是明長城沿黃河進入寧夏的第一村。歷經滄桑的夯土長城和石砌長城默默矗立,與169棵老梨樹、1800余棵老棗樹見證著村莊的悠悠歲月。
“以前交通不便,出行主要靠羊皮筏子,近年來村里有了大渡輪,還通了硬化路、網絡和下水道?!蹦祥L灘村黨支部書記拓守卿說,隨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村現在注冊的農家樂有40多家。
迎著和煦的陽光,村民拓萬科正和妻子在家門口宰羊,羊圈里100多只山羊長得膘肥體壯。他說,春天梨花盛開后,村里游客日益增多,農家樂以柴火飯、山羊肉和各類野菜為特色;秋天,他聯系外地商家把村民的紅棗賣出去;冬天,接受老客戶的預訂,售賣家里的山羊肉。
“靠鄉村旅游,我們在村里一年四季有事干、有錢賺,挺滿意的?!蓖厝f科說。
依托雄關、秀水特色旅游資源,山西省陽泉市娘子關村早在5年前就已經實現小康夢,現在更多是在綠色發展和共同富裕上下功夫。
娘子關村黨支部書記楊文寶說,近年來全村旅游年收入逾千萬元,最高突破2000萬元,全村四分之一的村民參與旅游業。如今,村里每人每年能分紅1500元左右。
每到節假日,娘子關景區便游人如織,爬長城、游古街、觀演藝,娘子關村小超市、農家樂、飯店里進進出出都是顧客。
長城腳下的村民不僅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增收致富,也在干事創業中找到樂趣,收獲自信和底氣。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花樓溝村,坐落在著名的金山嶺明長城腳下。走進村里開業36年的“段先生飯店”,如同走進一家攝影主題餐廳,墻上掛滿了金山嶺長城的四季美景照片,時間跨度長達20年。
55歲的飯店主人段久軍告訴記者,20世紀80年代他根本不懂攝影,幫游客拎攝影器材上山也是為了賺錢。后來,他發現攝影作品是吸引客源的金字招牌,于是就模仿著學拍照片。隨著佳作不斷推出,段久軍收獲著攝影比賽帶來的喜悅。如今他已是灤平縣攝影家協會主席。
“我的收入、知識、榮譽都是長城給予的,它讓我變得更加自信?!倍尉密娬f,長城早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以前為了生計而拍攝,現在為了熱愛去記錄,向全世界介紹自己的家鄉,傳播好長城文化。
文字記者:王學濤、許晉豫、秦婧、馮維健
視頻記者:徐偉、秦婧、許晉豫
海報設計:姜子涵
編輯:郝靜、徐亮、王浩程、鄔金夫
統籌:周詠緡、郜新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