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寶雞發現秦漢時期保存最完整祭天遺存
12月21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四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其中,陜西寶雞下站遺址為東周至秦漢時期密畤遺址,考古發現祭祀遺跡1400余個,揭示了東周時期秦國、秦統一后、漢代不同時期祭祀遺跡、器物的演變過程。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游富祥介紹,2020年至202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下站遺址進行了三次主動性發掘,共揭露面積2400平方米,共發現各類祭祀坑1409處。下站遺址收獲祭祀遺物的種類豐富多樣,包括有春秋時期金、玉、銅車馬器,秦漢時期玉人、玉琮、玉璜祭祀玉器組合等。
游富祥表示,陜西寶雞下站遺址是目前國內發現的秦漢時期性質最為明確、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祭天遺存,系統展現中國古代祭祀制度和中國傳統禮制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記者 王世博 應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