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繁榮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12-11 15:31:00來源: 光明網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同時,實現鄉村振興,也必然帶來鄉村文化振興,因為隨著農村物質生活條件大幅改善,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河南省作為全國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大省,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強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斷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上做文章,深入挖掘鄉村的資源和文化,持續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積極探索以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途徑。

        一、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文化的繁榮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和根本要義。黨的十九大做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黨的二十大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整體框架中,強調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也就是說,鄉村文化振興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和根本要義,沒有鄉村文化振興,就沒有真正的鄉村振興。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國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鄉村文化的持久繁榮,才能促進鄉村振興的持久持續,鄉村文化為鄉村振興不斷賦能。近年來,全國各地鄉村文化活動豐富活躍,展現出繁榮發展的蓬勃氣象。如此起彼伏的“村BA”“村超”等鄉村文化體育活動火熱開展,接地氣的特色“村晚”深受歡迎,飽含鄉村歷史文化的非遺展演讓游客流連忘返……絢麗多彩的鄉村文化扮靚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空間,充實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支撐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扎根入地。

        發揮鄉村文化為鄉村振興賦能,河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是農業文明的策源地,也是革命發源地,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底蘊和鄉村文化藝術資源,每個地區的鄉村文化又呈現出不同的多樣性、地域性特征。我們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自信其實就是對農耕文明的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對于紅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其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在新縣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起點上,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文化藝術應當發揮其應有作用。實現鄉村振興,我們要善于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加強鄉村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鄉村文化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

        二、激發鄉村振興的文化動力

        在實現社會化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河南將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培育更多鄉村文化人才,強化文化賦能,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更大動力。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硬件”設施,大幅提升“軟件”水平,深入推進基層公共文化陣地建設,著力完善省、市、鄉(鎮)、村四級公共文化陣地運行長效機制,按照“全省統籌、四級聯動”發展框架,優化“核心城區—鄉鎮(街道)—新農村(社區)”公共文化設施梯次布局,推動全縣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快升級。

        二是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加快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和公共文化服務技術支撐系統,由實體向虛擬擴展,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數字文化服務。建強農村網絡文化陣地,推進鄉村數字圖書館、鄉村數字文化館、鄉村文化網上展館、鄉村旅游網上展館、數字課堂融媒教育云建設,及時更新發布電子書籍、藝術鑒賞、講座慕課等數字資源,策劃開展戲曲、廣場舞、大合唱、民間民俗藝術等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展演及選秀活動,打造簡便易用、高效便捷、資源充足、服務規范的鄉村網絡文化服務載體集群。

        三是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精心培訓文化業務骨干,扎實做好鄉村文化人才培訓工作。為廣大基層文化干部搭建激發智慧、鍛煉才干、積累經驗的舞臺,讓文藝骨干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成為文化工作的新常態。深入挖掘草根文化人才,使更多的民間能人有舞臺展現、有機會提高、有能量輻射,發自內心地支持文化工作、參與文化工作。

        四是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行動。立足河南省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旅游強省建設為契機,通過傳承弘揚河南農耕文化、商業文化、中醫文化等振興傳統節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等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鄉土文化相適應、與鄉村現代社會相協調、與鄉村產業發展相銜接。

        五是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惠農行動。立足鄉土文化,盤活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推動引導本土鄉村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緊扣省內豐富的紅色文化、殷墟文化、河洛文化等主題內容,結合河南豫劇、河南梆子等藝術形式,創作推出更多反映河南鄉村風貌、農民生產生活的文藝精品。整合優質資源與力量,持續開展“千戲送千村”“舞臺藝術送基層”等文化惠民公益活動,擴大文化惠民覆蓋面。

        六是實施鄉村文化產業富農行動。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文化產業發展聯動機制,用好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鄉村文化建設,形成發展合力。推動公共文化“嵌入式”服務,探索“鄉村民俗+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特色小鎮+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等模式,利用各類鄉村公共空間開展閱讀推廣、技能培訓、展覽展示等特色文化服務項目。

        七是創新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完善市、縣、鄉鎮(街道)公共文化服務考核機制,制定更加科學的省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考核指標和考核路徑,提高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管理使用效率;完善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定期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群眾文化需求的有效對接,讓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為民、惠民、育民的民心工程。

        (作者:徐玉,系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講師,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中國共產黨開展‘樹立大歷史觀’教育及其寶貴經驗研究”〔23YJA710045〕、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項目〔2023YB0093〕、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2020BDJ005〕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xxxx黄色|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被夫上司持续入侵大桥未久|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国产精品久久99| JIZZYOU中国少妇|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新婚张燕被两个局长|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网站| 四虎免费影院4hu永久免费|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黄网站| 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视频 | 免费看片免费播放| 被cao的合不拢腿的皇后|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性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不卡流畅|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国产乱子伦露脸在线| 国产精品2019|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娜露温泉无删减视频在线看 | 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高清videosgratis欧洲69| 国产的一级毛片完整|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