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式”降溫 東北地區全力應對新一輪寒潮
新華社長春11月23日電 題:“斷崖式”降溫 東北地區全力應對新一輪寒潮
新華社記者段續、趙丹丹
22日開始,今年秋冬季以來第二場寒潮過程已經開始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出現大幅降溫和降雪,給民生、供電、交通帶來一定影響。記者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及內蒙古部分地區采訪了解到,為應對這次天氣過程,多地提前發布應急響應,供暖、供電、交通等領域提前啟動應急預案,全力保障平穩應對寒潮。
中央氣象臺23日早6時繼續發布大風藍色預警、寒潮黃色預警:受寒潮影響,預計內蒙古、東北、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部分地區降溫12攝氏度至16攝氏度,內蒙古中東部和黑龍江大部最低氣溫將降至零下20攝氏度以下,局地可達零下30攝氏度以下。
23日早一出門,長春市民就感到了明顯降溫,伴著冷風和天空飄起的小雪,帽子、手套、圍巾“全副武裝”。21日15時45分,吉林省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并于15時50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雨雪、寒潮)四級應急響應。
受寒潮影響,東北多地出現較強降雪。22日,哈爾濱的天空白茫茫一片,房頂上、公園里、街路上覆蓋著厚厚一層積雪,很多行人打著傘在雪中匆匆而行。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截至22日12時最大降雪量已達10.8毫米,為暴雪級別,風力達到8級。
寒潮來襲前,吉林美團配送為騎手發放電動車擋風被、車把套、暖寶寶等防寒物資,配送站點還將結合天氣情況調整配送范圍、延長配送時間,對騎手進行天氣預報及路況安全信息提示等,確保安全第一。
在長春市寬城區的吉林省熱力集團長鐵熱源廠內,3臺100噸位的鍋爐正在穩定運行,爐膛內熱火熊熊燃燒。據經理王慧林介紹,該熱電廠可以滿足300多萬平方米供熱負荷,全力保障長春火車站、工企和周邊居民供暖不受寒潮影響。
為全力保障供暖,長春全市供熱管理部門及供熱企業全面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啟動應急預案,加強參數監管,并組織應急隊伍10支,應急人員180人,24小時待命,確保供熱安全平穩運行。
國網吉林供電公司總工程師盧利中介紹,國網吉林供電公司依托“電力+氣象”合作模式,獲知氣象信息,細化梳理出25座重要變電站、69條重要輸電線路、68處重要城市生命線配電線路,制定16項重點運維保障措施,加大寒潮天氣期間設備巡護力度。
記者在位于遼寧沈陽的國家電投東北公司下屬供熱企業等走訪時看到,目前企業運行、檢修和客服隊伍全部上崗到位,服務熱線電話24小時暢通,第一時間響應廣大用戶訴求。
“好在鎮里早就給我們打了‘預防針’,讓我們這些從事棚室生產的農戶都提前做好了準備。”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種植戶任鳳錄正用現代化除雪設備清理棚室積雪,農業示范園區的溫室大棚里,嫩綠的秧苗長勢良好,一派生機勃勃。
降雪給交通出行帶來不便。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境內多條國道、省道受天氣影響路面出現積雪、結冰情況,全旗城市公交、農村客運班車、長途客運班車已全部停運。
在吉林,省內京哈高速等部分路段采取限速措施,吉林省公安廳高速公路公安局延吉分局孫超越表示,管轄路段全線限速80km/h,高速交警全員上崗,加密巡邏班次,全力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遼寧省交通運輸廳為應對本輪降雨降雪天氣,全省共動員普通公路除雪防滑隊伍103支、應急人員3126人、車輛設備1024臺,儲備融雪防滑材料5萬噸、防滑料12.4萬立方米。
在黑龍江省穆棱市馬橋河鎮,為了避免4處急彎和陡坡處出現交通事故,西河村黨支部書記秦泗剛帶著大伙調集鏟車,協調一輛裝著防滑料的翻斗車隨時待命,邊清雪邊撒防滑料,保證過往車輛交通安全。
長春火車站則提前研判氣溫驟降將會給鐵路設備設施和運輸組織帶來的風險,及時開啟電熱道岔,并重點加強巡視檢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