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探索推進海域立體分層設權 海域使用將從“平面”轉向“立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若一 實習生 劉思茜)在今天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推進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的印發,是深化海域物權制度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將推動海域管理模式從“平面”向“立體”、從“二維”向“三維”的轉變,對于促進海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有效保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海洋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近海傳統和新興海洋產業用海需求持續增大,海域空間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海域空間的立體開發和綜合利用的現實需求迫切。”自然資源部海域海島管理司司長高忠文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海域空間范圍包括內水、領海的水面、水體、海床和底土。現行的海域管理制度體系主要基于海域“平面”管理,同一海域空間范圍內僅設置一個海域使用權,海域空間資源的立體性和多功能性未得到有效發揮,部分區域的空間資源浪費較為嚴重。
高忠文指出,為充分發揮海域資源效益,緩解行業用海矛盾,逐步完善海域資產產權制度,有必要盡快探索開展海域立體分層設權。
目前,沿海已有不少地方開展了一些工作,對于養殖、跨海橋梁、溫排水、海底電纜管道等與其他用海活動互不排斥或影響有限的用海,進行了立體分層設權的實踐;河北、浙江、廣西、海南、遼寧等地已先后制定出臺了海域立體分層設權的政策文件,為國家層面出臺規范性文件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礎。
據介紹,作為國家層面第一份規范和指導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工作的政策文件,《通知》在總結已有實踐的基礎上,對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工作中涉及的國土空間規劃、海域使用論證、用海審批、不動產登記、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予以指導和規范。主要集中在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對立體分層設權用海的引導和約束;加強立體分層設權項目用海海域使用論證;規范立體分層設權項目用海審批和不動產登記;規范立體分層設權項目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四方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