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九曲黃河展新顏——記者行走黃河一線觀察

      發布時間:2023-11-21 10:27:00來源: 新華社

        萬里黃河,九曲回環。

        奔騰咆哮,蜿蜒入海。

        黃河,承載著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歷史脈絡,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曾幾何時,污染、斷流讓這條母親河傷痕累累。近年來,沿黃地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謀劃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一條古老的大河,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河凈水書寫新時代“生態答卷”

        初冬時節,站在青海省貴德縣黃河大橋南岸放眼望去,河水清澈,大片蘆葦隨風搖曳。而三年前,這里還是水黑泛臭的蘆葦塘。

        保護上游生態、為下游送去一河凈水,是青海對母親河的責任和使命。這些年,青海扛起源頭責任,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珍稀野生動物數量顯著增加,書寫出人依河生、河因人美的“生態答卷”。

        黃河從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一路向東,奔騰匯入渤海,在入海口形成了黃河三角洲這片富饒的土地。走進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濕地,入海口黃藍交匯,動聽的鳴叫聲此起彼伏,水波蕩漾間,一群水鳥飛向天空。

        曾經,黃河來水來沙量持續減少,流路固化、河床下切,黃河與濕地的水文連通性降低,造成土壤鹽漬化,黃河下游重要的生態系統岌岌可危。

        經過一系列修復工程,黃河三角洲重新成為重要的濕地,每年有數百萬只鳥兒經由這里遷徙、越冬和繁殖。黃河三角洲保護區鳥類數量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6種、二級保護鳥類65種。

        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黃河流域優良水質比例年均上升超5%,2022年,黃河干流首次實現全線Ⅱ類水質。干流水質的穩定改善,與作為“毛細血管”的支流治理密不可分。

        位于黃河中游的山西境內支流眾多,每條河流、每個沿河村莊和企業都關系到黃河的整體治理效果。柳林縣興無煤礦距離黃河的一級支流三川河大約500米。在煤礦礦井水處理車間,水泵、污水處理機器不停地運轉,黑乎乎的礦井廢水,經過沉淀、過濾、消毒等環節變得清澈。

        “過去河水渾濁還有異味,人們都躲著走。”當地居民張華華說,現在環境變好了,河道兩邊還建起了清河公園,成了大家遛彎的好去處。

        在內蒙古,黃河流域全面實施河湖長制,完成了流域內503條河流、67個湖泊的管理范圍劃定工作。近年來,4841名各級河湖長各司其職,累計巡河巡湖30.3萬人次。

        2022年以來,內蒙古完成3061個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沿黃3公里范圍內350個村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經過治理,內蒙古黃河流域35個地表水斷面水質明顯改善。

        大河奔流勾勒綠水青山多彩畫卷

        盡管天氣漸冷,行走在呂梁山區,黃河岸邊油松、側柏依舊蒼翠挺拔。呂梁市臨縣曾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地人說,20多年前,這里滿眼是荒山,刮大風時黃沙漫天,下大雨后滿地黃泥。

        臨縣林業局正高級工程師張繩順說,臨縣境內石質荒山多,土層薄,為了在石頭山種上樹、種活樹,人們在石頭上鑿坑填土。經過多年努力,現在黃河沿岸的山體像是蓋上綠絨毯。

        這僅僅是一個縮影。黃河沿岸地區堅持不懈建設黃河生態廊道,厚植綠色發展根基,讓黃河流域綠色版圖不斷擴大。

        東臨黃河的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山中富藏煤炭、硅石等資源。此前人們大規模無序開采,讓這座山傷痕累累,生態功能退化。對此,寧夏持續深入開展賀蘭山等山脈生態環境整治,讓沿黃地區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好轉。

        中原腹地,三門峽境內18條黃河一級支流全部實現“清水入黃”,百里生態廊道沿黃蜿蜒,千里城市綠廊生機盎然,10萬畝礦山治理復綠增彩,30億立方米庫區泥沙綜合利用……近年來,三門峽“十百千萬億”工程聯動、“山水林田湖草沙”項目并舉,筑起“保衛黃河”的綠色屏障。

        科學技術的進步,讓治沙變得更加簡單高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治沙工人用加壓水槍在沙地上沖出直徑幾厘米、深一米的小洞,隨后將樹苗快速種進去。通過應用這種“微創氣流植樹法”,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

        這是2023年8月24日拍攝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腹地銀肯沙項目區,項目區累計完成營造林14.1萬畝,工程固沙5.5萬畝,70%以上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賀書琛 攝

        經過多年的努力,庫布其沙漠北緣、黃河的南岸,形成了“綠帶鎖黃沙”的壯麗景觀,有效阻止庫布其沙漠擴張,也減少了對黃河的輸沙量。

        水興百業打造惠澤人民的幸福河

        在青海省,多個大中型水電站相繼開發,沿黃特色農牧業經濟帶建設加速推進,鄉村旅游也讓當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位于黃河岸邊的貴德縣河西鎮團結村“美地花田農場”,旅游發展帶動了周邊8個村800余人就業。

        蘭措卓瑪是團結村村民,也是農場的務工人員,負責除草、修剪花枝等工作。“在這兒干活離家近,還能顧得上家里,一年下來工資能有2萬元。”蘭措卓瑪說。

        九曲黃河入海前在山東省高青縣拐出一道彎,當地取名“安瀾灣”。在黃河“臂彎”處,當地打造出天鵝湖溫泉慢城濕地,吸引游客前來游玩。

        聊起黃河,高青縣蓑衣樊村村民黃新海感慨萬千:“水還是那片水,林還是那片林,但黃河變成我們的‘致富河’,咱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

        從三江源到入海口,各地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地處西北內陸的寧夏是全國水資源最匱乏的省份之一,發展主要依賴有限的黃河水。近年來,寧夏探索深度節水控水,以“挖掘每一滴水的潛力”破解“水困”,促進農業節水技術發展和鄉村產業多元融合,實現了農作物優質高產、水資源高效利用、農民增收致富。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火集村將2000多畝耕地整合成集中連片的大田,村“兩委”帶領村民通過現代化種植經營模式發展蔬菜產業,種植戶戶均年收入由3萬多元增長到近10萬元。

        談起增收的秘訣,火集村黨支部書記火彥紅說,這主要得益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我們這里一勺水要倒成兩攤用,以前想大規模種菜是不可能的。現在通過滴灌加覆膜,我們把水滴在菜根上‘鎖住’,水省了,產業也發展了。”

        黃河邊的鹽堿地也正在成為“致富地”。在山西省永濟市,南美白對蝦“落戶”黃河灘。今年8月,第一茬南美白對蝦剛上市,就受到外地客商歡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小灘子村的黃河稻漁生態觀光園里,小魚小蟹在稻苗間穿梭,“稻蟹魚共生”的景象令游客難忘。然而在過去,這里是撂荒多年的重度鹽堿地。黃河稻漁生態觀光園副總經理喬生說,通過改造,園區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基礎建設工程,2022年水稻產量達到約65萬斤、魚產量約8萬斤、螃蟹產量約1萬斤。

        行走黃河兩岸,古老的河流正在煥發新活力,萬里黃河畔,一幅景美、民富、產業興的新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文字記者:魏飚、李占軼、邵琨、恩浩、靳赫、許雄

        海報設計:姜子涵

        編輯:姜瀟、朱舜、鮑菲菲、侯幫興、胡碧霞

        統籌:王潔、方思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7777| 在免费jizzjizz在线播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丽玲老师高跟鞋调教小说| hkpic比思特区东方美人|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在线看|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别揉我胸啊嗯~|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视频| 91酒店疯狂输出女神范范|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91福利在线视频|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污污的文章让人起反应的| 日韩午夜免费论理电影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电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