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作者:田春艷(天津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對此,必須積極應對。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在黨的領導下形成共同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和發展信心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夯實生態之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鋪就美麗底色。
站穩人民立場踐行初心使命
為人民謀幸福是黨始終堅守的初心,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黨的奮斗目標。農村生態環境時刻處于變化之中,這一方面是自然界自身變化運動使然,另一方面則與人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實踐活動會助力形成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反之,則必然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擁有美好生態環境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認真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學鑄魂,從思想認識上達成共識,筑牢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質量農村生態環境需要,不斷提升民生福祉;要以學增智,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全局出發,思考促進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用科學的思維分析、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提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能力與水平;要以學正風,堅持群眾路線,增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同人民群眾一起將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好;要以學促干,將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高效結合起來,為民造福,真抓實干,切實促進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健全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高質量抓好黨建與推動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在本質上、目標上表現出統一性和一致性。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生產發展、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農民將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對此,一方面要做好頂層設計,在實踐中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創建黨日活動、黨員先鋒崗、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等途徑積極宣傳、典型示范,形成全民治理網格,有效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并將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五方面關系
要堅持系統觀念,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形成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推動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環境質量關乎人的生存和發展質量,必須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要秉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通過宣傳、教育等路徑致力培養具有較高生態素養和能力的黨員干部,并培養生態型農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保護好水、土壤、大氣、森林、湖泊以及各種生物,進而不斷提升生產和生活質量。
二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堅定不移地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各自作用,引領鄉村居民在生產和生活領域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并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要處理好政治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要基于人民立場,不斷提升黨的生態治理能力。堅持政治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的理念,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發展戰略,為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塑造良好的政治環境,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四要處理好文化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要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使“天人合一”的優秀傳統以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文化,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根除破壞生態環境的思想根源。
五要處理好社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是重大的民生問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重大的民生福祉。要堅持走群眾路線,以人民為中心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共享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的和諧與美麗。
強化問題導向推進三大重點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一直是黨成功開展各項工作的寶貴經驗,要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抓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形成以點帶面的良好發展之勢。
一是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生態利益讓位于物質收益、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與實際情況脫軌的情況時有發生。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強化制度和法治的力量。要加強制度建設,抓住“問責”這個要害,堵塞漏洞、完善機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違法占地、非法開采等嚴重破壞農村生態環境的行為,堅決避免因一時之物質利益或人為主觀干預影響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之解決、阻礙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情況出現。以法治引領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協同發展,達到高質量發展之預期目標。
二是科技支撐精準治理。推動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很多具體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科技的運用。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強化精準治理。通過科技幫扶、人才支持等幫農助農舉措,形成從優質種子培育到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從垃圾處理到村莊整體人居環境改善、從提升農業生產質量到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從水污染防治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從種田能手的培育到高素養生態農民的生成,都有科技發揮重要作用的良好態勢。圍繞著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智慧農業、生態環境智能監測等核心技術難題,更需要突出科技創新元素,推動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三是協同治理統籌兼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單一的單向的治理難以取得預期實效,需要重點攻堅與協同治理統籌兼顧。要加強各級黨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實際情況跨區域、跨企業、跨村統籌開展黨建活動,筑牢廣大人民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以制度和科技作為重要手段打造環環相扣的全鏈條,形成水生態環境、土壤生態環境和大氣生態環境統籌治理,城市和農村生態環境統籌治理,傳統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統籌治理的新局面。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上下聯動的多元化主體,做到全民參與、全程參與、全面參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農村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基金項目:天津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新時代黨增強抗御自然災害領導力研究”(TJKS22-004)】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