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話劇《鼓樓那些事兒》舞臺呈現有血有肉的基層“背包法官”
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應妮)原創話劇《鼓樓那些事兒》15日晚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首演。優秀演員劉端端、夏力薪、樊尚宏等領銜,在家長里短、人情冷暖中呈現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基層“背包法官”。
該劇聚焦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塑造了以趙曉海為代表的“在百姓中間,離群眾最近”的社區巡回法官的鮮活形象,通過講述基層法官“入社區千家戶,管群眾身邊事,解百姓心中結”的能動司法小故事,生動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獨特優勢。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談到《鼓樓那些事兒》的創作時表示,優秀的文藝作品一定要貼近真實生活、貼近廣大人民,要展現出萬家燈火的煙火氣。這也正是劇組主創團隊的初心。因此,劇中不見威嚴的法庭,而是中軸線穿過的“鼓樓苑”社區里的各種家長里短、人情冷暖;法官也不是穿著法袍、拿著法槌的傳統法庭形象,而是每天騎著電動車、背著國徽、走街串巷,為老百姓解決無數雞毛蒜皮瑣事的“背包法官”。舞美設計將老北京胡同搬到了舞臺上,多重敘事空間在方寸之間自由切換,葡萄藤、石墩子、大槐樹……各處逼真的細節都充溢著濃濃的京味兒。
劇中既有新觀念,又有傳統老理兒,還有家庭成員之間、左鄰右舍之間的各種碰撞。他們遇到的問題有婚姻調解,有遺產繼承;有交通事故,有洗衣糾紛……這些人物和故事圍繞著“背包法官”趙曉海的工作和生活徐徐展開,同時各種各樣的司法案件穿插其間,抽絲剝繭、層層推進,牽動著觀眾的心。
該劇源自中國國家話劇院編劇劉深的一段獨特人生經歷有關。五年前,劉深被所在社區選為東城區法院人民陪審員。在此期間,他有機會深入接觸到了不少法院、法官和案件,并積累了大量珍貴詳實的創作素材,以東城法院“背包法官”典型人物馮曉光和西城區社區巡回法官趙海為原型人物塑造了一個性格陽光的年輕“背包法官”趙曉海:“他從小在這里長大,對周圍的老百姓都很熟悉親切,所以他是帶著人情味兒去跟這些鄰里街坊溝通,在聊著家常的狀態下把普法工作做好,而且幫著有矛盾的雙方和解,爭取把問題解決在上訴之前,盡量不打官司。”
來自最高人民法院,部分中級、基層人民法院的領導和干警代表,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正在國家法官學院接受培訓的約300名中級、基層法院干警,成為先睹為快這部作品的第一批觀眾。
據悉,首輪演出將持續至11月19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