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輕人在海南“下鄉”搞動漫
當百年火山村與新潮動漫產業相遇,能碰撞出什么火花?11月14日,本報青春“記”行記者團走進海口市龍華區昌學村,感受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南省文化產業對青年的吸引力。
去年,得益于自貿港建設對企業的優惠政策和昌學村的區位優勢,漫創社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凱選擇將公司從武漢搬遷至當時還破敗不堪、發展滯后的“空心村”。公司租下11幢閑置民宅,改建重裝,配齊生活設施,還把相應產業延伸到鄰村。
“這里遠離城市喧囂,生活配套便利,讓我感受到環境帶來的安定感,靜心創作。”90后燭天動漫主筆彭聰聰去年“進村”工作后,從昌學村古樸的建筑、活潑的小動物和繽紛的色彩中汲取到“自然生長”的創作源泉。從北一路南下,身為廣東人的她在新舊交融的瓊州小村子找到了“家”的感覺。
為了“筑巢引鳳”、給村子注入生命力,去年,龍橋鎮政府修建的一座面積達3484平方米的創作大樓正式啟用,目前已引入114位漫畫創作者,為村民帶來947萬元收入,勾勒出一條既能發揮產業優勢,又能為村子引流致富的發展路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一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