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AI時代的攝影:機遇與挑戰并存

      發布時間:2023-11-09 16:07:00來源: 光明網

        作者:曹惺璧

        在北京國際攝影周2023期間,《面向未來的觀看——北京國際攝影周青年藝術家邀請展》(下稱“青年展”) 作為攝影周發起策劃的聚焦“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的青年人才培養項目,通過挖掘梳理了邸晉軍、張克純、趙欣、丁昱辰、畢振宇、朱柯丁、賈鵬森、侯帥、朱劍辰、沈凌昊十位優秀中青年影像藝術家的作品,以傳統濕版工藝攝影、觀念藝術、數字影像藝術、影像交互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跨界結合,關注青年的藝術成長與跨界藝術實踐,共展出了100多件影像作品,以互動式、沉浸式為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視覺體驗。

        10月22日,在青年展展場,還舉辦了一場名為《AI時代,影像藝術創作的探索與思考》的主題論壇。

        論壇邀請法國才華基金會創始人迪迪埃·德·費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巖,北京服裝學院攝影系副主任、金像獎獲得者董冬,以及參展藝術家朱劍辰、沈凌昊、賈鵬森、侯帥、趙欣等做了主題發言。

        與會嘉賓圍繞AI時代下,科學技術和人工智能發展對影像藝術創作的影響,藝術家如何面對現在和未來,AI技術如何與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相互作用等話題暢所欲言。論壇現場座無虛席,論壇持續時間長達4小時。

        將AI與攝影深度融合

        “AI會取代攝影行業嗎?”演講一開始,迪迪?!さ隆べM耶就拋出了這個問題。他分享了Pablo Corral Vega及Florian Ruiz兩位攝影師的作品。

        Pablo Corral Vega的主要工作就是用AI去生成一些看起來非常逼真的圖像,AI有時會生成一些如惡魔般的作品,有時又會生成一些令人真假難辨的奇幻的作品。這些作品幫助Pablo更好地探索“AI到底是一個怪獸,還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的話題。

        法國攝影師Florian Ruiz目前居住在日本,他試圖將核泄露之后的放射性物質可視化,通過攝影來展現原子與核輻射。他的作品往往是由上千張攝影作品疊加而成的。他還用AI加工了美國核試驗基地附近Google抓取的街頭影像,來展現美國核試驗所造成的核輻射給附近居民帶來的生活上的困擾。其中一張照片中,兩位漁民抱著一條大魚,經過AI的重構和強化,核輻射所帶來的悲劇性效果更加明顯。

        在分享完兩位攝影師的作品后,迪迪埃·德·費耶指出,AI不但不會取代攝影,而且兩者應該更深度地融合,攝影師應該把AI當作自己的好幫手,在個性化推薦、選片、通過照片內容對照片主題進行分類等方面發揮AI強大的工具屬性。

        董冬曾經帶領學生做過一個項目,將關于楊家嶺窯洞的200多張幾十k大小的照片還原成高清晰度的照片。項目難度可得知。但董冬帶著學生,花了兩個月時間,運用AI工具將這些質量比較差的照片修復成影調一致、可以放大到幾十厘米的高清照片。

        藝術家賈鵬森認為,數字藝術是人類理性思維與藝術感覺巧妙融合一體的藝術,他經常探討人機交互,以及人與計算機之間的情感關系,通過數字藝術的方式呈現獨特的宇宙觀和對所處世界的思考。他本次的參賽作品《星際物質》就是用藝術的方式,在計算機的協助下,計算生成物的形態后,選擇那些超出自然形態認知可視范圍的物,再利用3D打印等科技的造物手段以及非自然形成的人工合成材料,塑造出的現實中不存在、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物的形態?!敖裉煳覀兯幍氖澜纾暯绫环譃槎喾N,又因運行的真實而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和改變?!彼硎尽?/p>

        青年藝術家朱劍辰曾經出版過《星體藝術史:隱形的Z軸》一書,他擅長以算法造型與新材料為媒介,并著眼于展現藝術的未來及其對人類的影響。本次青年展中,他的基因系列作品就以影像的方式來展現了不同的基因蛋白結構。

        著名策展人Marisa Keyyem這樣評價他的此組作品:“作為觀者,我們被帶入了這既微觀又宏觀的多重宇宙,它既是對未來的愿景,也是對不可見的基礎設施的存在的致敬。”

        “這些作品實際上是通過一種AI或者計算的方式去捕捉到了在極微狀態下基因蛋白的一種形態。這些形態通過傳統攝影是無法捕捉到的,必須通過微觀攝影才能捕捉到?!敝靹Τ奖硎?。

        青年藝術家沈凌昊擅長運用自己研發的特質光學材料介質,手電筒隱秘的觀看感,感光材料下的流動視覺,讓觀眾在發現、參與中探究。本次他參展的作品《綠幕-我是你的影子也是你》是通過特殊光敏材料創造的一面綠色光幕裝置,展廳中的特殊光源裝置每隔數秒會觸發并激活綠幕的感光涂層,形成“留光顯影”的光學現象,影子隨著時間慢慢消失。作者希望在面對現實的觀看中沉淀存在和記憶。在這樣的環境中,觀者也是創造者。

        沈凌昊在發言時稱,未來AI對攝影會更具互補性。藝術媒介的創新與藝術理念的創新是共生關系,技術的進步更多地是作為一種藝術的語法出現在藝術家的創作中的。而藝術的同情性才是藝術最為動人之處,AI因為沒有肉身,理解共情是很難的。但未來,復制類型的藝術可能會被AI取代。

        侯帥做了《技術迭代對攝影學科的挑戰與機遇》的主題分享。他表示,進入數字時代后,攝影也進入了平民化時代,已經有相當多的攝影藝術家不再遵循傳統的攝影創作辦法。他指出,新技術的涌現一直是攝影創作風格導向的前提條件,新事物的產生必然帶來新的創作空間,也同時帶來一定的阻力。侯帥認為AI圖像參與攝影創作的是非,應該由創作的目的來判斷是否合適,對新技術的使用既要放開懷抱進行接納,也需要時刻保持警惕。

        警惕“智能的假象”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攝影師都對AI持樂觀態度。

        論壇現場,鄧巖就表達了“AI攝影并不存在”的觀點。他認為,AI能夠影響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取代風雅頌賦比興這些藝術之美。今天很多AI制作的圖片和繪畫,其實都否定了人和自然對話的這個前提,所以AI圖片和AI繪畫都是存在的,但AI攝影并不存在。

        “藝術出現以后,出現了無數次的變化,好像最后藝術都沒人談了,都落到了工具上,落到了媒介上。但事實上,即使在今天,我們可能不再選擇相機去觀看圖片了,但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媒介,其核心來源也是不可跳躍的?!编噹r表示。

        侯帥在認可AI具有經濟成本低等優勢的同時,也指出了AI的局限性:AI圖片并非反映了客觀世界的真實情況;而且AI是純邏輯思考,目前對于人類微妙復雜的情感還不能很好地分析理解。

        董冬將AI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局限性AI。機械手不停地反復地進行一個非常精準的動作,就屬于局限性AI。第二個階段是通用型AI,它又可分為兩類:翻譯軟件以及Siri這種可以聊天的軟件都屬于初級的通用型AI;自動駕駛則屬于高級的通用型AI,這時大量的貌似可以思考的狀態產生。第三個階段則是超級AI。人類實現超級AI的時候可能就是實現人工智慧的一剎那。

        Chat-GPT第一代出現的時候,算點是10的19次方;到Google的stable diffusion那款AI繪畫軟件,算點達到10的20.5次方;到Chat-GPT 3.5時,算點達到10的23次方,科技的變化真正開始沖擊到我們了;到Chat-GPT 4時,算點則突破了10的25次方。

        但算力并不是越多越好。因為所有的算力都是有峰值的,到了峰值,如果算力還在不斷增加的話,就會產生錯誤的算力,就可能在產生100個正確答案的同時,也會產生1000個錯誤答案。所以,目前Chat-GPT 4的10的25次方的算點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所需要的算力。

        算力多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智能的假象”:因為算力高,所有AI都是基于概率而非邏輯運行的,所以當道德層面或者邏輯層面出問題的時候,AI就可能無法做出智慧的選擇。例如對于老人橫穿馬路闖紅燈時無人駕駛汽車要不要停車的問題,技術層面可以不停,但人道主義層面,即使違章也一定要停,而這種道德層面的判斷是目前AI無法實現的。

        在董冬的構想中,未來超級AI可能是,有一個主體的大算力的AI,旁邊還有精準的AI環繞,為它輸送精準的信息。到了這一天,我們所希望的人工智慧就真正出現了。

        我們現場還采訪了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秘書長、光明網光明圖片事業部總監季春紅。他就AI圖片能否用于新聞報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AI圖片是不能用于新聞紀實和新聞攝影的;但對于影像鏡頭無法抵達的特殊題材,例如載人飛船穿越大氣層的動態圖譜,在幾百公里外的太空進行空間交會對接的場景,運用AI技術生成示意圖就是比較好的呈現方式。不過,要想得到更加逼真的場景,必須要有對航天相關技術足夠了解、對外太空環境足夠熟悉的人來進行場景描述,只有這樣AI系統才能完全理解創作意圖和指令,才能產生好的作品。

        他同時表示,能夠做出好的AI攝影作品的人,一定具有足夠的圖片解碼能力,他同樣也能在現實生活中用鏡頭去拍攝出更好的作品。因為AI和攝影是共通的,只有你具有同樣的水平,才能走進AI,也同樣能從AI虛擬的世界走向現實、發現和記錄現實。

        本次論壇主持人、北京國際攝影周藝術總監趙迎新在總結中,回望歷史,歷數了波蘭哲學家斯坦尼斯瓦夫·萊姆在1964年出版的《技術大全》一書中超前預言了AI、虛擬現實等事物,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僅憑大腦知覺和認知提出了模θ函數等3900個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數學公式,達芬奇在雕塑、建筑學方面的才華遠超時代等案例后,拋出一個問題“歷史上人類的情感和哲思先于科學,我們這個時代的先知將如何超越以指數級速度提升的人工智能,影像藝術在未來將如何演繹?藝術家將以怎樣的身份在后人類時代存在?” ……

        “每一次科學發現和技術進步,都會為人類帶來更便捷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時引發思想激蕩。AI時代的影像藝術家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以未來的視角觀看現實的世界?如何與未來相遇?”……

        她以此引發現場藝術家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我要看三级全黄|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国产女同疯狂摩擦系列1| 99精品在线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网址|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国产特黄1级毛片|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的|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 性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不卡流畅| 夜来香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乱理片免费完整的|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三级黄色免费片| 日本人六九视频jⅰzzz|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波多野结衣日本电影| 午夜一级黄色片|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第一页| 91麻豆国产自产| 嫩草香味在线观看6080|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男男GayGays熟睡入侵视频| 国产91最新在线| 韩国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亚洲视频| 4480yy私人影院论|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