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為全球青年打造創業生態系統
11月3日,大連,青年創業國際論壇。國際勞工組織高級青年就業專家蘇珊娜·普埃爾托·岡薩雷斯分享了全球青年人才能力提升與創業賦能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這個會場有多少企業家?請舉手,謝謝。”
11月3日在大連召開的青年創業國際論壇上,國際勞工組織高級青年就業專家蘇珊娜·普埃爾托·岡薩雷斯站在臺上問道。
臺下坐著的,是100多位嘉賓,他們中有國際勞工組織官員和高級別專家,多國青年組織負責人,10個國家KAB項目負責人,還有全球青年發展行動計劃典型項目青年代表和創業青年代表……
在這場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國際勞工組織、遼寧省人民政府、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國全球青年體面工作倡議主辦的論壇上,嘉賓們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創新創業賦能青年發展。
在場超過一半人都舉起了手。他們大多是青年創業者,也是蘇珊娜始終關心的群體。
如何為全球青年打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生態系統——這是蘇珊娜當天聚焦的話題。
如今,青年人的就業問題持續成為全球的挑戰。國際勞工組織一直致力于促進全球青年創業就業,推動創業有望促進創新,搭建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方案,助力經濟增長并創造體面的就業,從而幫助人們擺脫貧困。
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副局長戴曉初分析,年輕的企業家面臨知識、技能、人脈、資金等諸多障礙。釋放年輕企業家的潛力,首先需要有利的宏觀經濟和商業環境,其次需要在市場準入、網絡知識技術方面投入,最后需要有資金支持。
多年來,蘇珊娜持續關注聯合國青年創業項目產生的影響。數據顯示,商業實踐培訓讓青年創業者能更有效地生產產品,降低成本并增加利潤率;營銷實踐培訓幫助青年創業者學會如何吸引新客戶并增加銷售量,同時,客戶研究、成本核算和規劃,可幫助企業確定是否引進更暢銷的新產品;創業者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企業,也能更受潛在投資者的青睞。總體而言,通過全面培訓,可以使年輕人獲得更大的動力,使他們能夠培養起創業思維。
“這些措施綜合起來,能幫青年創業者更好地應對商業沖擊,從而更有可能在經濟低迷時生存下來。”蘇珊娜說。“有證據表明,對年輕人進行的商業技能培訓和創業促進干預措施是有效的,對提高就業和收入有積極影響。”
蘇珊娜的同事、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培訓中心KAB項目主管琳達·迪倫也持同樣的觀點:“更為重要的就是我們要考慮到投資年輕人。”
國際勞工組織“Know About Business”(簡稱KAB,意為“了解企業”)教育項目旨在通過國際合作探索服務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獲得本地政府的支持,提高這些青年人的技能,幫助他們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琳達說。
論壇期間,來自10個國家的KAB項目負責人都認同創業對于青年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也分別展示了各地為培養青年人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所作出的努力。
南非KAB專家、基礎教育部DBE-E3處主管里婭·德維瑞斯展示了一張南非兒童的照片。屏幕上那個名叫特博戈的孩子,在極偏遠的農村讀書。據德維瑞斯形容,在南非,100個這樣的孩子中,平均只有不到60人能夠從中學畢業,只有14人能考上大學。
“在南非15-36歲的年輕人當中,50%的人沒有學上,沒有工作,也沒有接受過培訓。”德維瑞斯說。
在她看來,對青年人創業精神的培訓應當從小抓起,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更好地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
哥斯達黎加KAB專家、公共教育部國家顧問萊迪·阿馬多·卡斯特羅介紹了在哥斯達黎加如何實施KAB項目;巴基斯坦創業教育專家、KAB高級培訓師薩達夫·阿比德介紹了項目過去的實施情況及未來計劃;斯里蘭卡KAB創業教育項目高級培訓師阿吉特·拉那辛哈分享了項目本地化定制的經驗。
而在由115個大小島嶼組成的塞舌爾,金融、旅游和海洋經濟,構成了這個國家的經濟環境。塞舌爾KAB專家、教育部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和創業司司長讓·阿爾辛多提到,創業教育正在融入當地教育的不同階段。
盡管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為青年創業帶來了挑戰,但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徐曉介紹,2014年以來,在中國新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中,大學生創業者超過500萬人。在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科技應用服務業等以創新創意為關鍵競爭力的行業中,青年占比均超過50%。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創業項目,還關注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尤其是青年人對于社會發展、社會責任方面的影響。”中國KAB專家、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葛建新說,
她在現場分享了來自中國的2022年大學生微創業行動項目:該行動歷時多月,有超百所高校推薦的千余個項目參與,進入專題展示環節的項目涉及284所高校、1081個創業項目。她和她的團隊采訪調研了全國各地的青年企業家,她發現,AI、大數據、新能源、文旅、高新技術、生物醫療等行業,是時下青年人創業的熱門行業。
“他們創業最大的動力是希望自我實現,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其次是興趣使然,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抱著嘗試的心態進入創業大潮當中的。”葛建新還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對象,在成功之前經歷過“反復失敗”。
蘇珊娜注意到,已經有很多年輕人了解了創業的價值。她還提起了“斜杠青年”這個中文概念,“斜杠青年有更多的職業選擇”。
當前,中國青年學生正在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浪潮。對此,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干事董時在論壇上表示,“這和國家政策引導支持息息相關,和整個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發展息息相關”。
在中國,自2005年引進KAB項目以來,已經對接創孵機構,累計發放了上千萬元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孵化了600多個創業項目。目前,全國430所高校成立了大學生KAB創業俱樂部,持續舉辦了40多期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訓營和大學生微創營,對5000多名大學生創業者進行了專題培訓。
“這些創業俱樂部,已經成為各高校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大學生群體。”董時說,“18年來,KAB項目一直積極貫徹國家創新創業政策,著力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建立了師資培訓、課外實踐、創業扶持、質量控制、教學研究等運行機制,深受廣大師生歡迎。”
戴曉初也表示,自2005年以來,KAB項目在中國獲得了非常成功的發展,已經有項目落地,并且轉變為完整的生態創業系統。支持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的創新指數排名位居全球第12位。過去10年,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國市場主體從5500萬戶增至1.69億戶,成為支撐中國市場經濟的堅實基礎。
“中國的經驗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的努力,正在為青年打造良好的創業生態系統。”戴曉初說。
他提到,目前全球已經有47個組織加入了聯合國全球青年體面工作倡議,致力于擴大青年創業規模,用行動為50多個國家超過1500萬年輕人提供支持,從中積累了無數經驗和教訓,“增進了在青年創業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建立和培育一個為青年提供機會的創業生態系統,需要作出巨大的承諾,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戴曉初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李若一 樊未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