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保險機構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走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今天發布的信息顯示,中資銀行保險機構持續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生態環保、節能減排、綠色交通運輸等領域支持力度,融資支持一批綠色項目,助推當地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例如,國家開發銀行為土耳其境內的綠色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貸款支持。截至目前,國家開發銀行已支持土耳其風電、生物質、光伏、地熱發電項目19個,總裝機464.17兆瓦,其中風電項目5個,生物質發電項目11個,光伏發電項目1個,地熱發電項目2個。
此外,中資銀行在綠色債券領域不斷取得創新與突破,發行多筆多幣種綠色債券,引導全球資金匯聚“綠色絲綢之路”建設。例如,2021年以來,中國銀行共發行了4只綠色債券,債券總金額約合54億美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多家中資銀行均發行過綠色債券。
此外,中資銀行保險機構還將環境、社會及治理因素(ESG)納入投融資決策框架,促進可持續發展。銀行保險機構將環境、社會及治理因素納入業務管理流程和風險管理體系,引導更多企業和資金對生態、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更加綠色,發揮在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導向作用。例如,中國進出口銀行融資支持的蒙內鐵路項目,在肯尼亞察沃國家公園路段建設過程中,為保護動物原有生存環境和當地生態系統,鐵路方案進行了定制化設計,在沿線設置多處橋梁式野生動物通道,五六米高的長頸鹿不用低頭就能“自由通行”。
中資銀行保險機構也參與國際多邊合作,構建綠色金融“朋友圈”。《“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是全球首個“一帶一路”國家綠色投資、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性原則,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家金融機構于2018年共同簽署,旨在推動綠色金融工具、方法和標準的發展和運用,提高綠色投資能力建設。該原則得到全球金融業界的積極響應,影響力不斷擴大,已成為促進共建國家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平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