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進入供暖季 能源穩產保供“組合拳”讓百姓溫暖過冬
央視網消息:從10月15日開始,部分北方地區正式進入到了供暖季。今年供暖季,河北北部、內蒙古、新疆等地積極推進“煤改電”。
總臺央視記者 平凡:我現在是在國家電網冀北電力調控中心,冀北電網最大的特點就是新能源的裝機比例高,占到了70%以上,在供暖季期間,這里的風電資源將為當地的電采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2023年供暖季,冀北電網風電等清潔能源保障的供暖面積將超過1800萬平方米,供暖電量達到20億千瓦時。
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配網管理部副主任 許競:(冀北區域)整個電采暖用戶已經超過了63萬戶,全面進入取暖期后,電網負荷將超過3000萬千瓦,這些負荷的主要增量也是由取暖負荷引起的。
最近幾天,內蒙古赤峰市北部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已經降到0℃左右,在赤峰市林西縣英桃莫河村的村民潘海軍家,電采暖的改造剛剛完成,替代原來的燃煤,采暖用電將享受峰谷電價的優惠政策。
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英桃莫河村村民 潘海軍:使用這個電采暖鍋爐取暖,晚上是峰谷平電價(每度)0.24元,這比白天用電省一半兒。
在赤峰市,有1136個村8964戶完成了電采暖的改造,新增用電7.2萬千瓦。目前電采暖用戶數量達到近2萬戶。
國家電網赤峰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劉波:我們判斷,冬季用電高峰將在12月出現,冬季負荷預測為315萬千瓦,較2022年同比增長59萬千瓦,增長23%。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晚上的平均氣溫已經下降到零下7℃,局部地區的晝夜溫差更是達到28℃。當地的燃煤、燃氣等供暖企業已經全面啟動供暖設施。目前新疆電采暖用戶已增加到156.7萬戶。
北方港口煤炭運輸量快速增加 煤炭企業增產保供
北方供暖季的到來也讓煤炭需求快速增加。今年,煤炭價格走勢如何,冬季供應有哪些新的特點?
在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進入10月后,每天煤炭的卸車量在153列,港口的煤炭運輸量比9月份出現了明顯上升。
在內蒙古華能伊敏露天煤礦,目前每天產量在10萬噸。預計今冬明春供暖季,煤炭供應量將達到2250萬噸,其中一部分將被輸送到當地熱電廠。
在內蒙古霍林郭勒市,北露天煤礦正在加緊組織生產,這座煤礦承擔著東北地區冬季煤炭的保供任務。
目前,北方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每噸在1030元以上,較8月底每噸上漲200元。業內人士表示,煤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煤化工需求走強,又恰逢供暖季,煤炭需求持續增加。目前,全社會煤炭庫存較6月份下降15%。
國內天然氣保供能力增強 整體價格穩定
天然氣是冬季供暖的另一個重要能源,受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天然氣價格近期出現大幅波動,這對我國冬季天然氣保供將帶來哪些挑戰?
國家管網集團近期開展了全國26個重點城市和103個重點工業用戶的安全供氣分析,制定了多種場景下的應急預案,同時蒙西管道、廣西支干線等主干管道在今年建成投產,為即將到來的冬季保供做好充分準備。
在廣東珠海高欄天然氣處理終端,來自南海深水區的深海天然氣匯入陸地管網后可實現“南氣北上”,支援北方用氣需求。目前,海上氣田已制定冬季大氣量保供實施方案,滿負荷生產,預計今年冬季外輸氣量增加10%以上。
近日,華北油田儲氣庫群周期注氣量突破20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提高10%。同時,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項目8號儲罐剛剛正式投產,新增儲氣能力超1億立方米。
進入10月后,歐洲天然氣價格出現快速上漲。專家表示,由于現貨液化天然氣進口資源在國內市場所占份額較小,對于國內天然氣價格的影響有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