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對可能有較大倫理風險的科技活動實施清單管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記者今天從科技部網站獲悉,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對科技倫理審查主體、審查程序、監督管理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
《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提出,建立需要開展專家復核的科技活動清單制度,對可能產生較大倫理風險挑戰的新興科技活動實施清單管理。清單根據工作需要動態調整,由科技部公開發布。
本次公開的需要開展倫理審查復核的科技活動清單包括7項內容,分別是對人類生命健康、價值理念、生態環境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新物種合成研究;將人干細胞導入動物胚胎或胎兒并進一步在動物子宮中孕育成個體的相關研究;改變人類生殖細胞、受精卵和著床前胚胎細胞核遺傳物質或遺傳規律的基礎研究;侵入式腦機接口用于神經、精神類疾病治療的臨床研究;對人類主觀行為、心理情緒和生命健康等具有較強影響的人機融合系統的研發;具有輿論社會動員能力和社會意識引導能力的算法模型、應用程序及系統的研發;面向存在安全、人身健康風險等場景的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自動化決策系統的研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