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中醫到瓷器 看中華文明存續久遠的“法寶”

      發布時間:2023-10-08 14:57: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古代典籍《大學》中有一句箴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包含的就是一種棄舊圖新的精神。創新性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進程當中,創新性始終貫穿其中,成為其存續久遠的動力。從中醫到瓷器,這些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都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經歷了不斷的演變,今天的我們依然需要在傳承中進行創新。

        2012年,考古人員在對成都天回鎮老官山的漢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了大量竹簡。出土時,這些竹簡已經在水里浸泡了兩千多年,殘缺散亂十分嚴重。經過整理,考古團隊發現竹簡中包含了許多醫學術語。

        這些竹簡被命名為“天回醫簡”。根據考古和學術的推斷,醫簡的主體部分抄錄于西漢呂后至文帝時期。隨著工作的深入,考古團隊還在醫簡中發現了一個叫“敝昔”的人名。深入查閱西漢早期文獻后,他們驚喜地發現“敝昔”就是扁鵲。而這些醫簡,則可能是“扁鵲醫書”。

        “天回醫簡”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整、最具理論和臨床價值的西漢早期出土醫學文獻。由于年代久遠,“天回醫簡”文保工作的開展異常困難,經過對醫簡的整理拼接,最終得到930支醫簡,2萬余漢字。醫簡被整理成8部醫書,涉及醫學理論、治法、成方制劑文獻等內容。

        “天回醫簡”的這些發現,反映出漢代的醫療水平已經十分發達,更有詳細的色脈診體系,證明兩千多年前的醫學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理論與臨床體系。

        “天回醫簡”出土之前,已經有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湖北荊州周家臺秦墓等醫學類簡牘出土。

        馬王堆出土的醫簡,顯示當時的藥方以單方為主,而且與巫醫的關系比較密切。再之后,就是中醫學理論體系成熟的《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至于中間這段時期中醫藥有著怎樣的創新從而導致成熟理論的出現,一直困擾著學界。“天回醫簡”則給出了答案。

        成都中醫藥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和中浚:老關山就見于馬王堆和《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之間的這個節點位置上,這個過渡的情況一下就清楚了,它不是憑空而來的。“天回醫簡”絕大部分治療方法都是中藥的方法,并且它的方是復方,用兩味藥以上的方占了主流地位,跟后世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的關系,跟后世的藥物是一脈相承的。

        一直以來,中華文化都是在傳承中創新發展,中醫藥也不例外。隨著編聯和釋文的工作完成,對“天回醫簡”的學術研究工作也隨之啟動。今年2月,《天回醫簡》圖書印發。對于兩千多年前的著作,也有人產生疑問:“天回醫簡”中的內容在現代還適用嗎?

        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院長 柳長華:那時候的一些醫學思想、理論、方法,今天還得應用,醫學是一種醫道,我們還說“天不變,道亦不變”,所以它可以長久。今天還得應用,那是不是沒有創新?不是這樣,它不斷在求新,不斷在變動。

        中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之所以在今天仍然煥發生機,是因為它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在汲取新的時代元素,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天回醫簡”對今天乃至今后的中醫藥創新應用仍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歷久彌新、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是它存續久遠的不竭動力。

        瓷器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國的瓷器不僅深受國人的喜愛,在全世界也很受追捧。千百年來,瓷器不僅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也是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

        歷經千年,如今的鈞瓷仍在大放異彩。在它的發祥地神垕鎮,人頭攢動,鈞瓷的交易火爆異常。神垕鎮位于河南許昌的禹州市,自從北宋時期鈞窯的爐火在這里生起,禹州就有了“鈞都”的美譽。

        北宋時期的鈞瓷,兼具觀賞和實用性。它不僅開啟了中國陶瓷裝飾美學的新境界,也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

        北宋后期,由于戰亂,宋室南遷,鈞官窯一度停燒。鈞窯工匠四處流散,鈞瓷燒制技藝也隨之傳播到各地,在金元時期,形成了龐大的鈞窯系。到了明清,制瓷中心南移,雖然鈞窯的生產規模式微,但它在民間的影響力并沒有降低,南方諸窯仍在紛紛模仿鈞瓷的燒制方式。在民間發展的這些年,鈞瓷更多以生活用具的形態出現,它的器型也在隨著時代的需求和審美的變化而不斷創新發展。

        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河南鈞瓷博物館原館長 張金偉:它在民眾當中能得到廣泛認同和接納,首先它有實用性;第二就是審美屬性在,更重要的背后它又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要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新中國成立后,鈞瓷的發展受到重視,國家抽調大量專家到神垕鎮做研究。當時,無法控制窯變穩定生成,想要的色彩很難燒出,這個難題已經困擾了鈞瓷工匠們上千年。20世紀90年代初,工匠們經過研究,創新自制窯爐,千年難題終于被攻破,色彩絢麗的鈞瓷產量也隨之大增。隨著它們在市場上的大規模流通,了解鈞瓷喜歡鈞瓷的人也越來越多,這讓工匠們有了更大的創新動力。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孔相卿:歷史上我們鈞窯創燒出了銅紅釉,2010年又創燒出了銅藍釉。我們沒有停下腳步,繼續研究,研究出了銅系金紅釉,今年5月份專利下來之后就發布了這個工藝,一下子震動了業界。

        作為藝術觀賞品,鈞瓷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說法。在新時代,如何讓鈞瓷走出展柜收藏匣、進入尋常百姓家,是鈞瓷工匠們的另一個創新思路。此前,瓷器一直沒能進入茶飲市場,而茶文化正風靡全國,工匠們覺得這時讓鈞瓷以茶壺的形態進入百姓生活是絕佳的機會。想法雖好,但真做起來,工匠們發現以瓷器的燒制特性,燒出的壺蓋很難蓋得嚴。但要讓更多的人了解鈞瓷及其背后的文化,這樣的創新之路還是要走。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制瓷的隊伍中,傳統的鈞瓷工藝品正變得更加個性化、時尚化,網絡直播更是將延續千年的鈞瓷文化傳播到了更多的地方。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存續久遠,在于它面對新的挑戰、新的環境而不斷有新應對、新創造、新發展。它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拒絕停滯和僵化,以創新為支撐,我們才能更好地去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創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极品丝袜乱系列目录全集| 打开腿给医生检查黄文|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色在线|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妖精的尾巴国语版全集在线观看| 六月婷婷综合激情| 91青青青国产在观免费影视|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好紧的小嫩木耳白浆|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精| 国产高清一级片| 三级三级三级全黄| 欧美日产国产亚洲综合图区一| 国产剧情jvid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狼色视频在线观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黄色a级片|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小泽玛利亚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欧美性一交激情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