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綜保區:打造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裴思童)“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這是對于新疆喀什地區地緣位置的精準描述。喀什作為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是古代絲綢之路北、中、南線的西端總交匯處,自古以來便是中西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也是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的一個重要地區。如今,伴隨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如何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則是喀什所要面對的新的時代課題。
9月14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來到新疆喀什綜合保稅區。喀什綜合保稅區是南疆唯一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于2014年9月經國務院批復設立(規劃面積3.56平方公里),2015年4月20日正式封關運營,承載著保稅倉儲、保稅物流、保稅加工、保稅展覽展示、航空貨運等功能,重點發展保稅物流、保稅加工、跨境電商等產業,旨在打造面向中亞、南亞的物流分撥中心和加工制造中心。
據喀什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葛宏亮介紹,喀什周邊有5個國家的一類口岸,包括4個陸路口岸和1個航空口岸。其中,紅其拉甫口岸是我國陸路與巴基斯坦交界的口岸,距綜保區僅420公里,從喀什經該口岸到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距離為1290公里,比喀什到烏魯木齊的距離還要近。而綜保區的企業從喀什走公路運輸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僅需11天時間,比傳統海運要快得多。
但在前幾年,擁有絕佳地理位置的喀什綜保區卻一度位于全國綜保區排名的末位。2020年,在全國134個綜保區中,喀什綜保區排名第125名。2021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喀什綜保區的業務開始逐步發展。
“目前,我們在綜保區可以享受到國家賦予喀什經濟開發區企業所得稅五免五減的特殊政策,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和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的政策疊加優勢。” 葛宏亮介紹說。
2021年,為了支持喀什綜保區的發展,喀什海關將涉及到外貿企業的4個主要業務處室和46名官員全部遷移至綜保區集中辦公,為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和7×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做到貨物“即到即查即驗即放”,極大提升了通關效率。
同時,綜保區還設立了物流智慧管理系統。葛宏亮說,“外貿企業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上進行預約申報通關”,用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案提升綜保區的通關效率。
經過兩年的努力,在今年上半年,喀什綜保區在全國153個綜保區的綜合排名中躍升至第36名,成為新疆排名第一的綜保區。綜保區內的入駐企業也從2020年的72家增長至392家,僅去年一年新增的入駐企業便達到156家,高于歷年來入駐企業的總和。
9月15日,喀什綜合保稅區海免跨境零關稅展銷中心將正式開啟營業,面向游客對全球優選的進出口商品進行展示展銷。葛宏亮介紹,綜保區還考慮與喀什機場聯動,在綜保區內設立值機區,“客人們在展銷中心逛完之后可以在這里休息,然后直接就近前往機場”。
據了解,喀什綜合保稅區作為南疆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承載著促進國家向西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任,正在努力助力喀什地區成為亞歐的黃金通道和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絲路傳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