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交通運輸發展有“溫度” “客貨郵”打通農產品上行和快遞進村之路
央視網消息:現在正是收獲的季節。新鮮采摘的農產品如何從鄉村的田間地頭盡快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如何既保證農產品上行的運輸速度又能節約成本?國家郵政局指導各地通過“客貨郵”融合方式寄遞快件。“客貨郵”是指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的一種模式,主要是通過整合物流資源,讓更多居住在鄉鎮的群眾享受到跟城里一樣的寄遞服務。
眼下,在山東省禹城市辛店鎮大秦村,500多畝的露地蘆筍迎來秋季采摘期。每天清早,村民們都會把新采摘的蘆筍簡單包裝后,直接送到途經地頭的載客公交車上,不到半個小時就能送到城區。
運送新鮮蘆筍的公交車經過了特殊改裝,車輛后部劃出了物流存放區。人、貨分離,既保證了運送安全,又充分利用了交通資源。目前,禹城市城鄉28條公交線路上的45輛公交車均實現了客貨融合。
公交車到達汽運中心后,貨物會被卸到聯合多家快遞公司的共同配送中心,進行智能化分揀。
除合作社之外,當地還有不少從事種植的散戶。禹城市組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執行小組,成立鎮級鄉村振興電商平臺,免費為中小規模的種植戶推介宣傳,引導農副產品上網。
544個村級快遞服務點已建成并運行
目前,禹城市推出鎮村兩級物流專線,544個村級快遞服務點已建成并運行,將實現村村有快遞網點、村村有快遞服務,解決快遞企業進村成本高、群眾取件難等難題。
山東省禹城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 賈學柱:融合發展不僅解決了我們原來快遞企業和公交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使我們快遞企業和公交企業能夠握指成拳、抱團取暖,也解決了我們農村人民群眾幸福出行,農產品上行和快遞進村“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使農村交通運輸發展更有溫度,農村人民生活更有質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