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寬粉”:從小小的“一盤粉”到一座城的大產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攪拌、成型、保鮮、滅菌、切粉……在甘肅省定西市恒源清真淀粉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隨著流水線機器的高效運轉,不一會兒,白花花的馬鈴薯淀粉就轉變形態,變成“定西寬粉”。
在大多數人眼中,“定西寬粉”或許只是火鍋店菜單里常出現的單品——以“定西”命名,是借甘肅省定西市“中國薯都”的名號,讓食客信賴食品品質;寬粉,則指其形狀比普通粉條更寬。
然而,在定西市,“定西寬粉”指的是一個全新產業——既是馬鈴薯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重要路徑,也是工業化引領農業產業追趕發展的突破口。
自2021年以來,當地就從馬鈴薯產業鏈中細分定西寬粉產業,致力打造定西寬粉公共區域品牌,推進標準化生產、規?;洜I、工業化發展、品牌化營銷。
定西市委副書記溫衛東直言,“300多萬名定西人民愛種、愛吃、愛加工馬鈴薯,是‘定西寬粉’發展的最大底氣”。
作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定西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產量穩定在500萬噸,為“定西寬粉”產業發展提供了高品質的原材料保障。
當地黨委、政府更是高位推動“定西寬粉”產業發展,將其寫入黨代會等全市性大會報告中,列入重點任務,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定西寬粉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等,為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依據;同時,組織成立“定西寬粉”行業協會,為企業家抱團發展創造條件。
今年4月,“定西寬粉”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第一批授權13家企業使用該商標,遵循《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定西寬粉》進行生產加工。
在定西市委副書記溫衛東眼中,“寬”不單純指寬的一款產品,更體現的是隴中人寬厚的胸懷、寬闊的視野和寬廣的道路,寓意“定西寬粉”前景可期、大有作為,定西發展道路越來越寬。
疊加“宅經濟”“懶人經濟”等紅利的影響,“定西寬粉”市場呈快速增長趨勢。生產企業搶抓機遇,在生產線建設、產品研發上苦下功夫。
作為“定西寬粉”行業協會會長單位、定西市首批入選甘肅省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公司,恒源公司聯合甘肅省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共同成立研發中心,在國內土豆鮮粉行業率先建起十萬級凈化生產車間,引進原裝進口的生產包裝核心設備。
前不久,恒源公司迎合消費者多樣化消費需求,推出即食型土豆鮮粉,“像方便面一樣,一泡就可以食用”,公司董事長周來喜說,這款產品突破了“鮮粉保鮮”“馬鈴薯淀粉粘度大不易泡開”等技術難點,“這主要得益于企業與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合作,今后,恒源將繼續發力,爭取突破更多技術難點”。
在龍頭企業引領下,定西市實施一批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總投資超過6億元,加快技術改造和裝備提升。一些馬鈴薯產業鏈上的傳統企業也在向“定西寬粉”賽道邁進。
2022年底,甘肅田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田地公司”)對原有酸辣粉、紅油面皮的生產線進行改裝,推出“土豆濕粉”“流汁寬粉”等10余種“定西寬粉”產品。
“將面向消費者的快消品擴展為面向餐飲市場的預制菜、必備食材。”田地公司董事長李曉梅告訴記者,轉型生產“定西寬粉”,讓公司在當下已經大火的方便速食行業中找準細分領域,搭乘上地方品牌建設的“快車”,拓寬了銷售渠道,加快了前行步伐。今年5月,田地公司還組建直播基地,線上帶貨。
“以粉為媒”,定西市委、市政府與京東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訂500萬元的互聯網營銷平臺建設合作協議,在溯源系統建設、供應鏈中臺系統建設、數字化營銷系統、人才培訓、渠道對接等方面,形成合力;與萬達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組織實施“定西寬粉”全國巡回推介展銷活動。
“定西寬粉”還作為非遺文創,赴青島、寶雞、湖北、武漢等地,參加國家及省級文旅宣傳展示活動4次;在今年7月,被“東方甄選”推介。當前,定西寬粉行業協會已有會員單位190余家。2022年,相關產品產量達到9萬多噸,產值為15億元。
從低端到高端、從單一到全面、從當下到長遠,溫衛東表示,“定西寬粉”具備打造“甘味”爆款單品潛質,當地將“近學蘭州牛肉面,遠學柳州螺螄粉”,讓“定西寬粉”走向世界角落、走進千家萬戶,創造更大價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