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之花“瓣瓣同心”
“1+1+1>3”,這是新組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京津冀聯合辦”)希望合力交出的答卷。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組建的京津冀聯合辦揭牌成立后,將從原來的協同協作提升到聯合融合,合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2019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生動而深刻地闡明了三地關系。
近年來,北京緊抓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充分發揮“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與天津、河北的協同聯動,實現首都“減量瘦身”,津冀優化升級,推動京津冀協同的國家戰略在3個省市開花結果。
在“希望的田野”織密一體化交通網
占地面積1500畝的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曾是河北保定郊區的一片荒地,但在京投裝備河北京車公司總經理錢兆勇眼中,這是片“希望的田野”。
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在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北京的先進設計正在變為一列列嶄新的城市軌道車輛,城市軌道車輛制造跑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加速度”。
錢兆勇介紹,該基地自2020年投用以來已經下線16種車型,共近600輛車,其中包括集成了大量智能化技術的北京地鐵11號線列車,這款列車在冬奧會期間大放異彩;還有正在調試的北京地鐵12號線、3號線,6號線、15號線的增購項目等。
河北京車建成投用后,成為京津冀產業協同疏解到河北最大的裝備制造企業,有效拉動了保定地區的就業和經濟,也對培育首都軌道交通及其關鍵零部件等上下游產業、提升河北高端裝備制造水平、改善保定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城市品位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不僅有效匯聚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優勢技術和創新的資源,也帶動了環京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北京至雄安新區不斷縮短的交通時長也證明了“京津冀加速度”。目前,京雄直連直通的交通體系初步成形,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運營,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最短交通時間縮短至50分鐘,從大興機場出發最快19分鐘就能到達雄安新區,雄安正式進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六環至市界段已于去年年底通車。
旅客們享受著一體化交通網帶來的便利。國鐵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區鐵路發送旅客1.42億人次。
創新驅動,京津冀形成產業生態圈
在2023中關村論壇上,北京市經信局、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工信廳共同簽訂了《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協同機制方案》,三地在原有產業合作的基礎上,加入了氫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機器人6條重點產業鏈。
2020年,科技部在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的基礎上,組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此搭乘北京著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快車,支撐京津冀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說,要將科技創新的成果“圈在京津冀的重要節點城市進行轉化”。
在王茤祥看來,京津冀三地的“瓣瓣不同”體現在創新資源和產業結構上。北京有一流的高校科技創新資源,而天津、河北有先進的制造企業和工廠。對此,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做法是:在北京按照專業維度建科研團隊,與世界一流大學緊密合作,開展前瞻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在天津、河北按照產業維度建平臺,用北京能力賦能津冀產業,形成產業生態圈。
截至去年年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累計孵化208個項目,其中超過一半的項目達到世界前沿水平,還選拔和實施了一批引領未來和突破“卡脖子”難題的重大項目。
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生態協同方面,京津冀還交出了多項成績單:北京對天津投資項目累計超7000個,到位資金超過1.2萬億元;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一期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完工,已引入經營主體1118家,與中關村形成產業鏈協同;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臺建成,實現碼頭“智慧零碳”……
“交鑰匙”式共建,共享發展紅利
在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黨委書記于鵬斌的視角中,京津冀協同有了更年輕、更具體的表達:讓幼兒園、小學、中學共用一座綠茵足球場;把合唱和戲劇變成雄安新區學生們的必修課……
2017年8月,京冀兩地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持建設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一所,讓雄安新區老百姓在家門口感知發展紅利。
于鵬斌對這把“鑰匙”再清楚不過。站在雄安北海幼兒園、雄安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共用的足球場邊,他說,“三校一體”體現在空間共用、資源共享,也體現在今后要逐步破除校園的“圍墻”,讓學校與社區融合。
北京市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總監檀軍蕾介紹,雄安史家胡同小學整體風格遵循雄安新區城市設計整體風貌,利用院落、露臺、空中廊橋多空間互動的方式,形成室外有廳、廳外有場、場內有院的多層次駐足交流共享空間。
這樣的共建共享理念還延伸到了雄安宣武醫院,該醫院院長李嘉介紹,開業后的雄安宣武醫院將從北京派出高水平專家團隊,為雄安新區的患者提供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同質的醫療服務。
雄安宣武醫院的建成標志著雄安新區有了第一家三甲醫院。不久后,雄安宣武醫院將與雄安新區三所縣級醫院組建城市醫療共同體,探索承接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整體提升雄安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第一個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雄安新區的學校、醫院,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將投用的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民生工程均已“上新”,這些都向京津冀發出了新的信號:發展成果三地共享、發展紅利惠及三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