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課堂在受災群眾安置點開課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周呈宣)“小朋友們認識黑板上的這幾個字嗎?‘尚詩林’,這是我的名字。大家可以叫我小尚哥哥,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一直在大家身邊。”在涿州職教中心受災群眾安置點,來自河北大學的青年志愿者尚詩林向前來參加“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課堂的孩子們介紹自己。
為做好防汛臨時安置點兒童關愛服務,讓因受災而無法回家的孩子在陌生環境中感受到關心關愛,河北大學校團委動員招募了10余名涿州籍學生,聯合團涿州市委在涿州市最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涿州職教中心,開展“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
8月8日上午9點,18名安置點內的孩子和數名家長來到課堂,“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課堂的第一堂課準時開講。河北大學國際學院學生高軼銘和10余名河北大學青年志愿者共同配合,組織孩子們快樂、安全、有序地開展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勇敢表達、認識朋友、體驗樂趣。
為了更好地給安置點的孩子們提供志愿服務,河北大學校團委老師唐雯和許珂在線上建起“志愿服務圓桌群”交流課程設置,并從保定市區驅車趕到涿州全程帶隊服務。課前,唐雯圍繞授課體系設計、授課方式、交流技巧等注意事項,組織青年志愿者進行學習交流,并開展了試講彩排,反復打磨,確保授課質量。
今年8歲的李昊軒已經在安置點住了5天,終于能和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他很興奮。課堂上他總是積極舉手,在課后“寫下心愿”的活動里,他寫下了“我想當軍人”的愿望。
為了提升志愿服務針對性,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連續選派防汛應急志愿服務專班人員到現場為志愿者開展培訓工作,并帶領涿州市和河北大學的青年志愿者進行服務交流,對服務過程進行復盤總結,分析課堂中孩子們的體驗反饋,結合團中央提供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工具包中包含的教學教具等資源,對服務課程進行系統優化。
未來幾周,河北大學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將持續在職教中心安置點,為孩子們帶來豐富課程。“我會一直陪在小朋友們身邊,直到他們順利回家,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段特殊的集體生活。”尚詩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