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都”金昌:做精做靚特色產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豪)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近年來,被譽為“中國鎳都”的甘肅省金昌市立足資源稟賦、工業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培育提升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產業集群,數字經濟、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高品質菜草畜4個百億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
金昌市“2+4”現代化產業集群2022年產值達到1087.9億元、同比增長47.4%,今年上半年達到691億元、增長20.8%。
“力爭到2025年產值達到2500億元以上,努力實現經濟總量在“十三五”發展的基礎上翻一番。”金昌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陳軍說,為實現該目標,金昌市強化產業鏈整體設計,制定系統性方案和年度行動計劃,繪制產業鏈圖譜,建立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兩個清單”,實行產業鏈鏈長制、產業鏈專班制、鏈主企業制、項目清單制、精準招商制、專家咨詢制、督查考核制等“七大機制”。
依托金川集團現有產業基礎,金昌重點發展鎳、銅、鈷、稀貴金屬、鈦材料等5個細分產業鏈,著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同時,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池和電池材料供應基地。已有甘肅金車儲能電池技術有限公司20GWh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項目、甘肅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18650電池生產線等項目落戶金昌,原材料及輔材本地供應率達到75%;羰基鎳產品、電池用鎳帶材及核電用高溫合金等多項技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率先在國內實現高端半導體芯片用超高純鎳鈷銅材料的產業化和國產化。
金昌致力打造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在甘肅佰利聯化學有限公司金昌冶煉副產硫酸資源及氯堿廢電石渣綜合利用生產40萬噸合成金紅石項目的集控中心,記者了解到,前端企業“淘汰”的廢電石渣、冶煉副產硫酸、低品味鈦精礦等,通過酸解、沉降、水解、一洗、二洗、鹽處理、煅燒等流程,可變成生產鏡框、假肢等的海綿鈦原材料。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將消納金川集團有色金屬冶煉副產硫酸150萬噸、氯堿化工廢電石渣100萬噸,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陳軍表示,打造“2+4”現代化產業集群,是金昌市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抓手和“一號工程”,相關部門將聚焦服務企業,抓改革、優服務,構建重商親商的營商環境;助企紓困,強保障、解難題,護航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