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自強底氣 奮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發布時間:2023-08-01 11: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在中國大地上實現了有機貫通、深度結合。這種“結合”的結果,既成就了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之樹深深扎根中國、在中國結出繁花碩果,也成就了中華傳統文化,讓中華民族擺脫了“文明蒙塵”的困境,走上文化現代化軌道,在創新性發展中實現鳳凰涅槃。

        ——————————

        中國共產黨有著高度的文化清醒、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在新征程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自強,奮發建設賡續悠久歷史、激蕩壯闊時代、導向美好未來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從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增強文化自信自強底氣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論述,我們對中華先人、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固有稟性、鮮明特點、突出優點,就會有較為全面深刻的認識。

        中華文明以悠久延綿不絕的突出連續性,顯示出強大的文化堅韌度和歷史延展力。馮友蘭先生曾精辟指出,“并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幾千年來,中華大地上承載著國家和民族集體記憶、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中華文明,始終一脈相承、巍然屹立、汩汩流淌,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著豐厚滋養。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最鮮明標識、最突出優勢、最深厚軟實力,從根本上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決定了中華民族必定要走自己的路。

        中華文明以與時俱進的突出創新性,顯示出強大的環境應變度和時代拓展力。“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新創造精神的民族。從孕育老子、孔子等偉大思想巨匠,到創造“四大發明”等偉大科技成果;從涌現唐詩宋詞等偉大文藝作品,到興建都江堰、大運河等偉大工程;從發明郡縣制、科舉制等治理制度,到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等政治改革,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不懈追求,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

        中華文明以崇尚萬物歸宗的突出統一性,顯示出強大的價值統攝度和核心凝聚力。幾千年來,“道統高于法統”“車同軌,書同文”“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等“文化一統”“政治一統”“地域一統”“民族一體”的“大一統”觀,始終是貫穿中國思想文化、政治格局、歷史行進的主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中華文明以海納百川的突出包容性,顯示出強大的思想整合度和文化調適力。“和而不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華文明強調處理文化與文化的關系,與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一樣,都必須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共生共進。任何優秀思想文化都能在中國得到認可、得到施展、扎根發展。漫長歷史時期里漢族文化與各少數民族文化密切交往交流交融,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儒釋道在中國“各顯神通”又“三教合流”,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會通。面對外來文化,平等相待、尊重差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保持本來、兼收并蓄,努力實現“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中華文明重要的處世之道和發展動力。“博采眾長,有容乃大”,在多種多樣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共生中,中華文明全方位汲取著豐富營養,不斷壯大主干、繁盛枝葉,煥發出勃勃生機。

        中華文明以推崇以和為貴的突出和平性,顯示出強大的國際認可度和國家親和力。“柔遠人,懷諸侯”“協和萬邦”,中華民族向來熱愛和平、珍視和平、維護和平,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時率領的是當時世界最龐大的艦隊,帶去的是絲綢、茶葉和瓷器,而不是戰爭,沿途沒有占領一寸土地。”在古代東方,以中國為中心形成的“宗藩體系”,是一種和平的、和諧的國際關系,完全不同于近代資本主義列強主導的、以武力和掠奪為基本特征的“殖民體系”。千百年來道義之邦、禮儀之邦、和平之邦的形象,讓中華文明廣受國際認可和歡迎。今天,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國際社會廣泛深入人心。

        以上中華文明與生俱來、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突出特性,賦予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頑強奮進的無窮動力,賦予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演進升級的無限潛力,賦予了中華文明浴火重生、熔鑄塑造現代文明的強大能力。“中華上下五千年”,生而為中國人,流淌著中華文明的基因,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脈,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對自己的歷史和未來充滿自豪和自信!

        從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通偉力中增強文化自信自強底氣

        中國共產黨在奮斗歷程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一百多年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通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是我們增強文化自信自強底氣的重大現實依據。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心相通”。立場決定觀點和方法。因為“志同”,所以“道合”;因為“同頻”,所以“共振”。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勞動人民謀幸福的不懈追求,為人類謀解放的根本立場,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核心追求、根本立場完全吻合,二者之間在靈魂深處“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注定了它們一旦相遇,就一定能“結合”、一定要“結合”。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氣相求”。馬克思主義誕生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工業化時代、工業文明的產物。“批判的武器”目的在于“武器的批判”,在于轉化成改造現實的強大力量。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馬克思主義沒有在其誕生地、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取得成功。光輝真理,迫切需要開辟新的實現道路。在馬克思主義亟須“歷史轉場”的同時,俄國、中國等工業化和資本主義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也由于救國救民苦苦無門,亟須尋找新的革命指導思想。可以說,馬克思主義與俄國、中國的革命者們“一拍即合”。在近代以來的中國,打破“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迫切需要,讓對科學理論求之若渴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經由十月革命的啟示,毅然決然選擇、擁抱、追隨馬克思主義光輝真理。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向相成”。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不存在一成不變的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自身必須隨著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前進征程中,“百川歸海”,積極學習借鑒外來文明,勇于自我揚棄、自我革新,成為中華文明發展的基本方式、文化習慣。在內在根魂相通的基礎上,善于學習、善于識變應變求變的共同特性,使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容易就彼此認同、相向而行、相互走進對方。回顧歷史,馬克思主義甫一進入中國,就自覺或不自覺、雖蜿蜒曲折但勢不可擋地邁上了中國化的征程,努力地、堅決地“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深入吸收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生動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另一方面,中華傳統文化也在吸收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之后,激活了許多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發生了系統性、深層次、脫胎換骨式的時代蛻變,煥發出全新的時代活力。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成果的話語體系及其實踐成就,我們都可以看到:

        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在中國大地上實現了有機貫通、深度結合。這種“結合”的結果,既成就了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之樹深深扎根中國、在中國結出繁花碩果,也成就了中華傳統文化,讓中華民族擺脫了“文明蒙塵”的困境,走上文化現代化軌道,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實現鳳凰涅槃。

        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力相融”。馬克思主義是基于近、現代工業文明,在繼承人類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運行特殊規律,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指明方向和道路的最科學、最先進的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延綿數千年,締造悠久燦爛中華文明并廣泛輻射、深刻影響世界,以“修齊治平”“禮義廉恥”“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為核心價值追求,彰顯人性光輝,也因此最具有經久不息感召力、生命力。由于在“為民”“為公”等根本立場,以及講辯證、重實踐、依群眾、求合一等諸多基本觀點、基本方法方面的相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相互融合的強大內在動力、作用機制和廣闊空間。二者的融合,是跨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積極借鑒吸收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等“人類知識的總和”的基礎上,攜手開拓更高層級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的歷史性、飛躍性融合;是水乳交融、彼此揚長補短,共同致力光復舊物、光揚新物,創造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的“化學反應式”融合。10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讓發源于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工業文明等現代文明,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老樹上“長了新葉、開了新花”;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這種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新奇跡,融古和今、中和西、社會主義內核脊梁骨架和現代社會理念機制方法于一體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對全人類的巨大貢獻,是中國智慧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氣壯山河、波瀾壯闊的“相通、相求、相成、相融”,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著無比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有著無比堅實的文化根基;意味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深厚積累,將足夠廣闊、足夠強大地源源不斷釋放寶貴資源,支撐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持續解放思想,不斷探索面向未來的道路拓展和理論、制度創新;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化現代化在當代中國是一體式推進的,在邁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在全球現代文明的星空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將始終彰顯,現代中華文明將釋放耀眼光芒。

        扎根歷史、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強,堅決守好馬克思主義的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大力激發文化創新創造,奮發建設文化強國,締造熠熠生輝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者系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黨委常委、總編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4480yy私人影院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zzzzzzz中国美女|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 www.人人干|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一级片| 校园激情综合网|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女人洗澡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bbbb|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456在线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 十七岁免费观看高清| 色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 h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久草香蕉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