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進入倒計時 籌備工作成效如何?一起來了解
7月13日,是成都大運會15天倒計時的日子,各項籌備工作也已近進入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情況怎么樣?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細節?而經歷了新冠疫情之后,當渴望交流互動的愿望更加強烈,各國大學生們相聚成都,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一場青春盛會?
過去兩天,綜合演練進行得怎樣?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成都市體育局局長 熊艷:7月12日、13日,我們用了兩天時間來進行大運會第二次的綜合演練。7月12日是完全仿照7月26日的整個流程進行。預計7月26日將會有1200多人入境,入境規模比較大,所以我們主要進行航班進出港、抵達、交通轉運、入住大運村、辦理相關入住手續等內容的演練。12日下午我們還進行了城市文化交流活動的體驗。7月13日的演練是完全按照7月29日,也就是開幕式后第一天整個賽程實戰來安排的。為什么選擇7月29日這一天?因為對于一個國際大型綜合賽事來說,開賽第一天往往是情況最復雜的,也最容易出問題的。13日,我們在38個場館中心,進行了17個項目的演練,按照原流程的訓練、比賽、交通轉運以及場館運行,還按照流程進行了頒獎以及體育展示等演練?;仡欉@兩天的演練,總體來說還是非常順利的。目前,大運會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整體的籌備工作也是在有力有序推進,應該說已經全面就緒,做好了等待開幕的準備。
成都大運會,籌備工作成效如何?接下來的重點又是什么?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成都市體育局局長 熊艷:這兩天的演練應該說已經達到了檢驗前期工作、進一步查漏補缺的作用。在演練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在最后的15天時間中,進一步改進和提升。
?、俅笮瓦\動會需要整體的聯動和磨合,各個板塊要對自己的職責非常清晰,相互之間還需要更加緊密配合。
?、谏婕皣H化標準,在遵循國際慣例的一些禮節和細節上,我覺得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演練之后,我們會在未來開幕前的15天,進一步復盤總結,不斷提升我們整個辦賽籌備的水平。另外,7月22日大運村開村,也將正式迎接大學生運動員入住。7月22日到28日,開幕之前的這一個星期時間,這將是我們各代表團反饋問題、收集問題,進一步改進籌備工作的一個“黃金時期”。所以我們也會利用好這個時間節點,進一步來完善所有的細節,確保以一種更加圓滿、更加順利的姿態來迎接大運會的開幕。
兩次延期,對于籌備工作來說意味著什么?更輕松還是更有壓力了?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成都市體育局局長 熊艷:我覺得兩方面各有兼得。一方面來說,成都大運會可能是世界歷史上唯一出現兩次延期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從2021年延期到2022,再延期到2023年,這個過程中間大家還是備受煎熬,蠻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在每一次延期的時候,都面臨著一種轉換。第一次延期是從開放辦賽變成閉環辦賽,第二次延期后,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好轉,我們又從過去的閉環辦賽要轉為開放辦賽。所以整個團隊在戰略思路上,整個籌備工作方面,不斷轉換軌道,這個過程還是蠻曲折的,因為大家要不斷轉變理念,轉變工作方式。但是另外一方面,因為有了比較充足的籌備時間,我們歷經了4年的籌備,應該說也讓我們整個隊伍更成熟、更專業,從這個角度,我想也為大運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何看待大運會?是大學生運動員競技的舞臺,更是交流的平臺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成都市體育局局長 熊艷:大運會和奧運會、亞運會都是綜合性的體育賽事。奧運會和亞運會的賽事更注重競技水平,是人類對極限更有力的沖刺與沖擊。而大運會除了是一個綜合性的體育賽事外,它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那就是全球青年人、全球的大學生將會借助這個體育平臺,進行青年人之間的文化交流、感情交融,所以它更重要的是一個交流的平臺。正是因為大運會的這一特點,我們除了籌備賽事,做好競賽的組織工作外,還要特別注重給年輕人提供交流的平臺。比如在大運村里邊,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文化活動,有非遺的展示,有成都一些特色地方文化的展示,包括書法、書畫的展示。同時還搭建了才藝展示的平臺,供全球的大學生到來以后,借助這個平臺展示自己的才藝,促進各國文化的交流。在大運村之外,我們還提供了讓大學生走進城市的機會,我們也為大家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點位,讓他們能夠近距離接觸成都的熊貓基地、金沙遺址、望江公園這樣的文化景點,同時也有機會參觀三星堆,去很多美麗的景點,感受美麗風光、風土人情。另外,我們還準備了一些讓大家能夠走進大學、走進社區和成都市民交流、交往的機會。通過搭建平臺,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全球的大學生運動員們相互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也讓他們能夠認識到真實的中國,感受到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感受到真實、可愛的成都形象。
記者觀察丨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里的“文化特色”
總臺記者 蔣林: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個工作的地方,但我更把它看作是“記者之家”。在我視線的正前方,就是大運特許商品的零售店,現在每天蓉寶(吉祥物)都會脫銷。在我右前方是熊貓郵局,二樓還有特色的餐飲區,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體育記者們,體驗咱們中國的飲食文化,我覺得美食本身就是最好的交流。比如這次一定會有很多南美的朋友來,我們都知道辣椒當年是以一種觀賞植物進入中國后,走上了中國人的餐桌。我們也可以讓辣椒原產地的朋友,感受一下辣椒發揚光大的地方,這種美食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在大運會主媒體中心里,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包括樓頂專門給體育記者設置了一個休閑區,在那里有書法、繪畫,包括中國傳統的茶道,我覺得這個地方也是讓體育記者們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
感受成都魅力,有哪些美景美食,獨特體驗不容錯過?
總臺記者 蔣林:首先肯定是我們的熊貓文化,我覺得這是一張最溫暖的中國名片,而且熊貓基地已經做了很多準備,我相信這里會讓很多的人感受到心里暖暖的。從中華文明的傳承角度上,在四川在成都,包括三星堆聚集起的中華古蜀文明,也是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另外,13日早上我還去了全要素演練的武術項目比賽場地。我關注到一個細節,在比賽區的1000多個座位里,專門留出了100個座位給大運村里其它項目的選手。在他們來到中國之前,也有一個興趣調查問卷,了解大家會對哪些項目、哪個隊感興趣。而在劃艇、籃球、足球之外,大家可能不會想到,參加大運會的選手中,很多都對中國武術感興趣。所以,現場專門為當天沒有比賽的大運會選手,留出了一個看臺區,我覺得這也體現了大運會本身就是一個讓各國運動員交流感情,彼此了解的一個機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