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中醫文化的現代傳承
【視聽觀察】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
作者:李京盛(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
電視劇《后浪》近期收官。該劇用年輕人學習中醫知識、傳承中醫事業的故事,巧妙地將中醫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用全新視角講述中醫題材故事,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該劇播出以來取得了良好收視情況和廣泛關注,對當下電視劇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
近百年來,關于中醫興衰、存續的討論始終存在。即使是今天,關于中醫的話題討論,也在文化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后浪》將大眾對這一話題的討論引入影視創作,填補了近年來中醫現實題材創作的空白。主創團隊對中醫文化進行長時間研究,深入學習、切實了解,編劇甚至在前期劇本創作中學習中醫專業并取得相應學位。這種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在當下值得大力提倡。
《后浪》從孫頭頭、任天真等年輕人在中醫傳承班接觸、了解,最后熱愛、傳承中醫事業的過程切入講述。創作者在人物塑造和戲劇沖突中融入對“醫道”“人道”“天道”關系的探討。其中,孫頭頭等人學習中醫知識、理解中醫理念的內容,是“醫道”層面的體現。創作者對師生感情、夫妻感情微妙變化的描述,以及對人生遇到困難、人與人之間產生沖突的巧妙處理,表達出陰陽調和、動靜結合的中醫道理,向觀眾傳遞“做人要像中醫一樣,擁有中正平和的心態”的理念。這是該劇對于“人道”內容的展現。創作者還巧妙地運用二十四節氣元素貫穿全劇,凸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節律在遵醫道、悟人道乃至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中的重要作用,這是該劇對于“天道”理念的闡釋。可見,這部劇表面上講述年輕人如何傳承中醫的故事,實際上借著這個故事探討了年輕人如何通過學習中醫來學習做人,如何通過學習醫道來領悟中醫核心思想等更深層的理念。從中醫理論到人生道理,再到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哲學觀念,創作者用戲劇化的故事和年輕化的表達探討“醫道”“人道”和“天道”之間的關系,讓觀眾耳目一新的同時獲得雋永深刻的啟迪和感悟。
當下的大眾對人生價值和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后浪》讓觀眾看到,今天我們不僅有科學的中西醫體系保障身體健康,更有中華民族數千年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化傳統來安撫情緒、慰藉心靈。這正是這部劇向社會傳遞的主題思想,也是它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所在。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8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