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看新疆之追著花兒看新疆|麻子溝變出桃花村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雪迎)從農民變身民宿管家,楊玉蘭曾擔心無法勝任工作而沮喪。
參加桃花村組織的餐飲、客房服務的培訓后,她漸漸適應了“民宿管家”的新身份。在新疆伊犁桃緣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管理下,一幢民宿一個管家。
桃花村原名為麻子溝村三組,位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大西溝鄉。
剛剛過去的“五一”,桃花村也迎來了旅游旺季,周邊景區日接待量上萬人,楊玉蘭每天負責打掃民宿“桃舍”的13間客房。
“我是按照五星級酒店標準在工作的。”楊玉蘭如今自信滿滿。
桃花村因轄區內有4A級景區中華福壽山,山內留存有萬年以上的孑遺植物種類60余種,被稱為“野生植物的天然基因庫”和“中國野生櫻桃李之鄉”。福壽山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品果、冬可賞雪,每年清明過后,漫山遍野開滿杏花,五百里杏花胭脂萬點,花繁姿嬌,占盡春風。
依托宛若桃花源秘境的自然資源,大西溝鄉將位于中華福壽山和滑雪小鎮交通樞紐處的桃花村定為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示范村重點打造。
大西溝鄉邀請本村走出的企業家返鄉投資興業,成立了公司,采取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走出一條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依托田園綜合體項目落地建設,村黨支部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對全村閑置土地、家庭庭院等資源進行整合,引導村民將現有房屋、空閑庭院改造為民宿、農家樂,擴大生態莊園、農家樂、民宿規模,由伊犁桃緣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導經營,吸納村民參與經營或管理,截至目前,共打造主題民宿庭院22家,直接帶動就業40余人,人均月增收4000元。
旅游業的發展使村民在家門口端上了旅游業的“飯碗”。如今,農民楊玉蘭將30畝土地流轉給桃緣公司種植花海,一畝地流轉費用一千元,加上民宿管家一年近5萬元的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