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占我國進出口比重提升 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繼續鞏固
央視網消息: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介紹,今年一季度,外貿經營主體數量穩中有增。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45.7萬家,同比增加5.9%。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5.18萬億元,增長14.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2.4%。
這兩天,在中車青島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生產出口阿聯酋的動車組列車。
依托技術創新和穩定的制造能力,企業打下了新市場。不僅如此,企業還針對訂單國家特殊的氣候條件,對出口列車進行定制化設計改造,給動車組穿上沙塵“防護罩”,挑戰60℃極端高溫下正常運營。
為支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青島海關推行軌道客車等大型裝備制造業保稅加工監管模式。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各類外貿主體進出口競相發力、穩步發展。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繼續發揮外貿主力軍作用。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RCEP的生效實施,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走出去,深耕這塊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民營企業進出口5.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2.4%。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劉青:民營企業在我國進出口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繼續鞏固,充分表明了民營企業特有的活力、韌性和靈活性。無論在什么市場環境,都能搶抓和創造市場機遇,是我國外貿的“穩定器”。隨著“兩個毫不動搖”的切實落實,未來民營企業的優勢會得到進一步發揮,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會進一步加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