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企業家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在國家重大戰略中尋找發展機會
“從我國的版圖來看,廣西地處西南邊陲,但如果把我國和東盟國家放在一起來看,廣西就處于一個中心的位置。”經過4天的交流考察,大連金馬衡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欣對廣西有了嶄新認識。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這一國家戰略的實施,廣西成為有機銜接“一帶一路”及RCEP框架下連接中國與東盟地區的重要節點,他希望在這一國家重大戰略中尋找發展機會,并計劃在廣西設立一個西南地區的總部,將來面向東南亞國家就近開展業務。
近日,共青團廣西區委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投資促進局、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單位,舉辦以“新通道 新機遇 新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青年企業家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暨投資廣西峰會。峰會吸引了463家企業報名參會,參會人員達600余人,其中青年企業家400余人。峰會期間,不僅組織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專題研討,還安排青年企業家到廣西南寧、欽州、北海、柳州、桂林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表示,廣西資源稟賦優良,生態環境一流,發展勢頭良好,是我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早在2011年,伊利集團就在廣西進行產業布局,依托廣西奶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廣西建立生產基地,成立銷售型分公司,從資源、市場等多方面開展務實合作。潘剛表示,近年來,廣西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著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了面向國內國際開放合作的新發展格局。此次峰會為青年企業家更好地考察廣西、了解廣西、投資廣西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相信中國青年企業家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在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許華平看來,西部陸海新通道不是單純的物流通道,而是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的經濟走廊,在這樣一個平臺上,生態農業、數字經濟等行業都有深度發展的空間。
騰訊集團副總裁、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馬斌帶著利用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助力行業變革、提升城市服務效率、助力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的愿景,來參加此次峰會。他表示,數字化時代所代表的未來已來。數字星球上,萬物互聯、萬物智聯,所有行業規則、秩序、邊界面臨重構。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節點上,騰訊愿意攜手廣西,面向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創未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近年來,廣西出臺了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若干政策,統籌推進運河經濟帶和物流運輸體系建設。世紀工程平陸運河的開工,將直接開辟廣西內陸及中國西南、西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幅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能力。廣西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政策吸引著企業家的關注。
新疆國順平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豫江在走訪考察欽州和北海后,對于綠色港口的建設表現出極大興趣,他希望利用企業的技術優勢,為廣西港口的風光儲建設出一分力。在他看來,西部陸海新通道與平陸運河的疊加優勢十分明顯,將會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加快貿易往來,對投資廣西帶來巨大的比較優勢,為沿線企業未來長遠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中科開采夫(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政表示,數字技術與廣西的生態優勢相結合具有特別的意義。綠水青山要想變成金山銀山,不僅是搞好環保帶動旅游層面的事,還要進一步實現自然資源的數據化和數據資產化。在視頻空間化技術支撐下建立自然資源樣本庫,將有助于廣西未來發展生態銀行,進行碳匯交易,使生態資源優勢變成造福于民的財富。
在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網紅產品袋裝螺螄粉引得眾多青年企業家拍照點贊。中薈景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智能為廣西柳州用工業化的思維發展螺螄粉產業、短短幾年將袋裝螺螄粉做到百億規模豎起大拇指。“這次考察中,我對廣西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以及良好的自然環境有了更多的認識,對如何借助廣西的通道效應切入東盟市場有了更多的思考”。
深圳市微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郭睿說,這次調研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安排了自治區層面的交流,也安排了深入地市特色產業的考察,當地黨政負責人、投資促進局局長和企業代表從不同層面對政策和產業優勢進行了介紹。“一路走訪,讓我們這些青年企業家找到了各自產業跟廣西發展的結合點,增強了我們進一步在廣西投資興業的信心和決心”。
共青團廣西區委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團廣西區委錨定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工作部署,依托組織化、社會化、網絡化動員相統一的動員模式,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實施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青春建功行動;大力培育新通道建設青年人才隊伍和青年先進典型,匯聚各領域青年群體力量宣傳推介新通道建設成果;圍繞提升經濟活躍度,推動建立青年企業家對話合作機制,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廣西重點產業鏈招商,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暢起來強起來實起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